导图社区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小麦赤霉病症状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小麦赤霉病症状识别
外部症状
小穗受害
小穗变色
小穗呈现粉红色或红色霉层
小穗枯萎
穗轴受害
穗轴变色
穗轴断裂
叶片受害
叶片出现黄色斑点
斑点逐渐扩大
斑点边缘呈水渍状
叶片枯萎
叶片边缘卷曲
叶片干枯
内部症状
籽粒受害
籽粒皱缩
籽粒颜色变暗
籽粒失去光泽
籽粒发霉
霉菌侵入籽粒内部
籽粒表面出现霉层
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
病原菌种类
镰刀菌属
主要病原为禾谷镰刀菌
镰刀菌在土壤中越冬
镰刀菌通过气流传播
环境条件
气候因素
高湿度促进病害发生
降雨后湿度增加
露水和雾气有利于病原菌生长
适宜温度范围
病原菌在15-25℃范围内活跃
作物生长阶段
抽穗至灌浆期易感病
小麦在开花前后最易受感染
成熟期病害发展减缓
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
轮作制度
避免连作
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轮作不同作物打断病原菌生命周期
合理密植
避免过密种植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赤霉病品种
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提高作物整体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措施
种子处理
使用杀菌剂处理种子
预防苗期病害
减少土壤中病原菌传播
喷洒杀菌剂
在关键时期喷施
抽穗前后喷施效果最佳
选择高效低毒杀菌剂
生物防治措施
利用天敌
引入或保护天敌
天敌如某些微生物可抑制病原菌生长
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生物农药应用
使用生物源杀菌剂
如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减少环境污染和抗药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