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研政治-史纲第一章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包括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以及反对外国侵略战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三个部分。
肖秀荣精讲精练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整理,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特社义法律体系建设、中特社义法律体系、坚持走中特社义法治道路培养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肖秀荣精讲精练知识框架,主要包括绪论、人生的青春之间、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模块知识。
本导图梳理了毛特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知识点,包括理论形成依据、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手段
军事侵略(首先、主要)
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鸦片战争
起因
殖民扩张,摆脱经济危机
打开中国市场
禁鸦片措施
结果
1842.8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1844.7中美《望厦条约》
1844.10中法《黄埔条约》
后果
主权破坏
割占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
外国舰队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领海主权
外国人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
协定关税,破坏关税主权
社会性质发生质的变化(半殖半封)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形成原因
半殖:丧失完全独立的地位,但仍维持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
半封: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封建势力
地主土地所有制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薄弱
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阶级关系的变动
旧阶级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新阶级
工人阶级(=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官僚买办资本家
民族资本家(革命性、动摇性)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两对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vs帝国主义(最主要)
人民大众vs封建主义
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解决发展生产力)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人民群众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
太平天国
爱国官兵
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边疆危机
瓜分危机
高潮:1895年《马关条约》(台湾、澎湖列岛)
德俄英法日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义和团运动
局限
笼统的排外主义
不认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实质
小生产者,迷信落后
意义:打乱列强瓜分计划
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原因)
列强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
经济技术的落后
民族意识的觉醒
觉醒原因
甲午战争(开始普遍觉醒)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早期维新
睁眼看世界
第一人:林则徐
魏源《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早期维新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
郑观应《盛世危言》
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商战”
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严复
《救亡决论》喊出“救亡”口号
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孙中山:“亟拯斯民于水火”“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