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理论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理论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归纳整理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以及学习教育的意义,比较全面。
编辑于2021-08-17 10:48:04教育理论
教育学
一、绪论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 (外在、表面)
教育社会现象
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规律 (内在、本质)
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
教育外部诸因素之间
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学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的方法和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1.教育学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和科学理论,是客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
2.教育方针政策是主观制定的,是一定的阶级、集团为了教育上的利益而制定。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1.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
2.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主要发展阶段
教育学萌芽阶段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朱熹、王守仁、韩愈
代表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四书集注》《传习录》《师说》《大学》
战国时期的《礼记 .学记》(传说为乐正克所作)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
代表人物:昆体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代表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理想国》《政治学》
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辨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奠定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白板说”)
卢梭(法国):《爱弥尔》(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的任务应该让儿童“归于自然”)
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1806年)
世界上第一本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提出四段教学法:清楚(明了)、联想(联合)、系统和方法。后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这五阶段,称为五段教学法。
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
斯宾塞(英国):《教育论》
乌申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
杜威(美国):《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强调“儿童中心”,崇尚“民主”与“科学”。
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称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
凯洛夫:《教育学》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30李浩吾)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德国)
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德国)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美国)
批判教育学:鲍尔斯与金蒂斯、布厄迪尔、阿普尔、吉鲁(美国)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苏联)
布鲁纳:《教育过程》(美国)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瑞士)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苏联)
巴拉诺夫:《教育学》(苏联)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苏联)☆阿莫纳什维利:《合作教育学》(苏联)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
三、教育目的
四、教育制度
五、教师与学生
六、课程
七、教育理论与实践
八、德育理论与实践
九、班主任工作
十、课外校外教育
心理学
主题
教育学第1章绪论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 (外在、表面)
教育社会现象
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规律 (内在、本质)
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
教育外部诸因素之间
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学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的方法和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1.教育学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和科学理论,是客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
2.教育方针政策是主观制定的,是一定的阶级、集团为了教育上的利益而制定。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1.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
2.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主要发展阶段
教育学萌芽阶段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朱熹、王守仁、韩愈
代表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四书集注》《传习录》《师说》《大学》
战国时期的《礼记 .学记》(传说为乐正克所作)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古希腊、古罗马)
代表人物:昆体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代表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理想国》《政治学》
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辨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奠定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白板说”)
卢梭(法国):《爱弥尔》(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的任务应该让儿童“归于自然”)
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1806年)
世界上第一本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提出四段教学法:清楚(明了)、联想(联合)、系统和方法。后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这五阶段,称为五段教学法。
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
斯宾塞(英国):《教育论》
乌申斯基(俄国)︰《人是教育的对象》
杜威(美国):《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强调“儿童中心”,崇尚“民主”与“科学”。
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称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
凯洛夫:《教育学》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30李浩吾)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德国)
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德国)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美国)
批判教育学:鲍尔斯与金蒂斯、布厄迪尔、阿普尔、吉鲁(美国)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苏联)
布鲁纳:《教育过程》(美国)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瑞士)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儿童》(苏联)
巴拉诺夫:《教育学》(苏联)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苏联)☆阿莫纳什维利:《合作教育学》(苏联)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