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T 平扫: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 是疑似急性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灌注 CT 成像: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对指导 急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3)常规 MRI:常规 MRI(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相)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循 环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明显优于平扫 CT,可识别亚临床梗死灶。
4)多模态 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症状出现数 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常规 MRI 更敏感;梯度回波序列(GRE)/SWI 可发现 CT 不能显示 的无症状性微出血;灌注加权成像(PWI)可显示脑血流 动力学;CT 灌注、MR 灌注和弥散成像可为选择适合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血管内取 栓及其他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弥散-灌注不匹配(PWI 显示低灌注区而无 与其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
5)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 导选择治疗方案;但应避免进行此类检查延误溶栓或血管内取栓的治疗时机。常用检查 包括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MRA、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HRMRI)、CTA 和 DSA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