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口解中的唾液腺
这是一篇关于考研口解唾液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唾液腺,唾液。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这是一篇关于牙体组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骨质。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这是一篇关于颈部局部解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颈部。颈部位于头部和躯干之间,上界为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下界为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和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
这是一篇关于口腔面部局部解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口腔的境界,口腔的分部,口腔前庭表面解剖标志,颌面部表面解剖标志,颌面部软组织的特点,美容角,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的解剖结构特点,面部筋膜间隙及其连通,牙龈,腭,颊,唇,舌下区,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唾液腺
大唾液腺
腮腺
位置:颜面两侧皮下,颧弓下方约1.5cm处穿出腮腺鞘 与颧弓平行,在咬肌前缘直角向内转 开口于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 开口处最狭窄 伴行面N颊支和面横动脉
形态: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的不规则锥体形,分为浅叶、峡部和深叶形态
血液供应
动脉:颈外动脉的分支,主要是颞浅A和耳后A
静脉:下颌后V汇入颈外V
神经支配
耳大N+耳颞N
淋巴回流
经腮腺浅、深淋巴结注入颈浅淋巴结和颈深上淋巴结群
下颌下腺
位置
分为较大的浅部和较小的深部 两部连接处在下颌舌骨肌后缘
导管
开口于舌下阜
动脉
颈外动脉的分支,主要是面A和舌A供应
静脉
面V和舌V回流汇入颈内静脉
三叉N的分支--舌N管理
经下颌下淋巴结注入颈深上淋巴结群
舌下腺
位于口底黏膜舌下襞的深面下颌舌骨肌的上方
毗邻关系
外面
与下颌骨内面的舌下腺窝相邻
内面
为颏舌肌,期间有舌N和下颌下腺导管经过
前端
在中线与对侧舌下腺相通
后端
与下颌下腺深部毗邻
舌A的分支舌下A 面A的分支颏下A
舌N
注入颈深上淋巴结
唾液
性质成分
泡沫状,稍浑浊,微呈乳光色的粘稠液体 比重为1.004~1.009,PH平均为6.75 水分占99.4%,固体物质占0.6%(有机物4,无机物2) 有机物主要是黏蛋白
分泌调节
每天的分泌量为1000~1500mL 无刺激,基础分泌为0.5mL/min 腮腺占22~30%,下颌下腺最大60~65%(静止无刺激时)
作用
消化:淀粉酶
溶媒:使食物的有味物质,先溶解于唾液
润滑:黏液素
冲洗:唾液是流动的
稀释和缓冲:碳酸氢盐
杀菌和抑菌:溶菌酶(杀)、硫氰酸盐(抑)
黏附和固位:唾液具有粘附力
缩短凝血时间:血液与唾液1:2时,时间最短
排泄
其他:调节钙的代谢,促进骨和牙齿硬组织的发育
中和:使口腔保持中性避免损伤口腔组织
变酶:使某些病原菌变为非病原菌 液小体:吞噬作用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
没有吸收作用 没有提高发声的作用
容易形成结石的原因: 1.黏蛋白、钙盐高 2.自下向上走行 3.口底后部弯曲、开口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