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工程 民法学 第一编 第一章 第五节 民法的适用
在民法的浩瀚海洋中,如何准确把握其适用原则与范围?民法的适用遵循强行法优先于任意法、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新法优先于旧法等基本原则。民法在时间、空间和对象上的适用范围,决定了民事法律规范何时、何地、对何人产生效力。我国采取以属地主义为主,结合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方式,确保法律的统一与权威。理解这些原则与范围,是运用民法的基础。
"共同犯罪中,不同角色的刑事责任如何划分?本章详解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认定标准与处罚原则。主犯包括组织领导者,从犯起次要作用,胁从犯被胁迫参与,教唆犯则故意唆使他人犯罪。刑法对每类犯罪人规定了具体处罚方式,如教唆未成年人需从重处罚,胁从犯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和认定要点也在本章明确列出。"
"犯罪停止形态是故意犯罪的关键节点,直接决定刑罚轻重!本章系统解析犯罪既遂、预备、未遂和中止四大形态:既遂犯是犯罪完成态,预备犯具有准备特征,未遂犯已着手但被迫中断,中止犯则体现行为人主动性。特别关注《刑法》第2324条对未遂犯'可从减免'、中止犯'应减免'的差异化处罚原则,揭示'自动放弃'与'被迫停止'的本质区别。学习时需重点把握各形态特征、分类标准及与犯罪构成的关联性。"
【法律中的正当行为:守护权益的合法盾牌】当面临不法侵害时,法律赋予我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权利保护机制。正当行为包括防卫过当、特殊防卫、自救行为等,需满足特定条件如"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被害人承诺、法令行为等也属合法范畴。这些制度平衡了权益保护与法律秩序,既防止滥用暴力,又为公民提供必要救济途径。了解正当行为的分类与适用条件,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关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五节 民法的适用
民法的适用范围 (民法的效力范围)
含义:民事法律规范在何时、何地、对何人发生法律效力
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含义
民事法律规范在时间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包括
民法的生效
自颁布之日起
颁布之后若干日后
民法的失效
新法直接规定废止旧法
旧法规定与新法相抵触的部分失效
国家机关颁布专门决议,宣布部分法律失效
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含义:民事法律规范在地域上所具有的效力 任何国家都是根据主权、领土完整和法制统一的原则来确定各种法律、法规的空间效力范围的
域内效力
含义:一国的法律效力可以及于该国管辖的全部领域
规定
《民法典》第1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依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条的规定,对于在我国领域内发生的涉外民事关系,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下,也可能适用外国法
域外效力
法律在其制定国管辖领域以外的效力
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含义:民事法律规范对于哪些人具有法律效力
两种理论
属人主义
不论其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该人具有本国国籍,属本国公民,即适用本国法律
属地主义
以领土原则为主,以地域为标准,确立法律对人的约束力
我国:以属地主义为主,同时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
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
效力较高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与效力较低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相冲突的情况下,应当适用效力较高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基础性法律优先于一般性法律
基础性法律
含义:规范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涉及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调整基本法律关系的法律 在民商事领域,基础性法律就是民法典
基本社会关系
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普遍性的社会关系
一般性法律
含义:在民商事领域,一般性法律是指除民法典之外的其他单行民商事法律
如:《公司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票据法》《证券法》
新法优先于旧法
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
强行法优先于任意法
任意性规范
含义: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排除其适用的规范
解释:任意性规范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作出约定,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具有优先于任意性规范而适用的效力
强制性规范
含义: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改变的规范
分类
强制性规定
命令当事人应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
禁止性规定
命令当事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