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治疗与预防。总结细致全面,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这是一个关于心肌的生理特性思维导图,包含自律性、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既往称流行性出血热(EHF)
病原学
由汉坦病毒(HV)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H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
汉坦病毒可分40余个型别,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有三型:
Ⅰ型汉滩病毒(HTNV)
Ⅱ型汉城病毒(SEOV)
Ⅲ型普马拉病毒(PUUV)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啮齿类动物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中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
传播途径
呼吸道(空气)传播---主要的传播方式
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
垂直传播
虫媒传播(革螨和恙螨)
实验动物传播
人群易感性与免疫性
普通易感,青壮年特别是野外作业者多见
显性感染多见
感染后有一定免疫力
流行特征
地区性
流行于亚洲、欧洲 中国高发省份---山东、湖北、陕西、浙江、安徽、黑龙江、湖南、江西、江苏 农村和城市地带 多呈散发
季节性
两个发病高峰:春季和秋冬季
黑线姬鼠传播者:11月~次年1月、5~7月 褐家鼠传播者:3~5月
发病机制与病理
1个基本病理变化
全身小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变性和坏死
具体表现:各器官的充血出血、水肿、变性和坏死
3个病理生理机制
病毒直接作用(泛嗜性)
免疫损伤作用
Ⅲ型变态反应---是本病血管和肾脏损害的原因
Ⅰ型(早期)
Ⅱ型Ⅳ型
细胞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和介质
IL-1、TNF
病理生理
休克
原发性休克:发病3~7天发生的低血压性休克
继发性休克:少尿期以后发生的休克
继发性休克大出血
继发感染
多尿期水和电解质补充不够
出血
急性肾衰竭
临床表现
三大主征
发热
充血、出血和渗出
肾损害
五期经过
发热期(早期临床症状)
主要病理变化:毛细血管损害:充血、出血、渗出和水肿
三红:眼球结膜、颜面部和颈部、上胸部皮肤出现显著的充血潮红(酒醉貌)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同时伴有全身酸痛、胃肠道症状、精神神经症状
三肿:眼球结膜、眼睑和颜面部浮肿及腹水
三怪:发热伴有酒醉貌、不吃不喝反见胖、体温下降倒遭殃
肾损害:部分病人尿检可见膜状物
低血压休克期
低血压倾向
低血压
少尿期
主要临床表现
尿毒症
酸中毒
水电解质紊乱
高血容量综合征
肺水肿
常见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多尿期
病生机制
肾脏组织逐渐恢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善; 尿素氮等物质高渗利尿
分期
移行期
400~2000ml,Cr上升,症状加重
多尿早期
2000ml,BUN、Cr以及症状均未改善
多尿后期
BUN、Cr以及症状均逐渐好转
恢复期
多数患者病后3~4周开始恢复,一般尿量减至24小时2500ml以下为进入恢复期的标志
并发症
大出血
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临床特征,胃肠道出血最常见
肺部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发性水肿、尿毒症肺炎、ARDS、心源性肺水肿、弥漫性肺泡出血
心脏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
HFRS所致的脑炎和脑膜炎
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引起---脑水肿
高血压脑病
颅内出血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三高一低
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血红蛋白---升高
异型淋巴细胞---升高(15%)
血小板---减少
免疫学检查
特异性抗体检查: 血清IgM 1:20 血清IgG 1:40 双份血清滴度4倍上升有诊断价值
尿常规
大量蛋白尿:+++~++++
尿中出现膜状物凝块、大量蛋白和脱落上皮细胞的凝聚物
血液生化检查
血BUN和Cr在低血压休克期开始上升
发热期---呼吸性碱中毒,过度换气有关
休克期和少尿期---代谢性酸中毒
血Na、Cl、Ca降低
血K:发热期和休克期为低水平,少尿期升高,多尿期又降低
诊断与鉴别
早期诊断指标
异淋
蛋白尿
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提示病情严重的指标
类白血病样反应(WBC≥50*10的九次方/L)
异淋(≥15%)
血小板明显下降(≤20*10的九次方/L))
尿膜状物
血BUN明显上升(>28.56~35.7mmol/L)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有鼠类接触史
临床特征
三大主征,五期经过,热退后症状加重
血常规三高一低
蛋白尿、膜状物、血BUN、Cr增高
特异性抗体阳性(确诊)
鉴别诊断
发热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钩体病等 早期休克 与 暴发型流脑、中毒性菌痢、G-杆菌败血症、中毒性肺炎等鉴别 其他原因所致急性肾衰竭 外科急腹症等
治疗
治疗原则“三早一就”
早诊断
早休息
早治疗
就近治疗
治疗重点“三关”
出血关
休克关
肾衰关(少尿)
五期治疗
发热期
忌用!强烈发汗退热药 抗病毒---利巴韦林(早期用,四病日内); 减少外渗; 改善中毒症状; 预防DIC
液体治疗!扩容(不宜用全血); 一早二快三适量; 纠酸; 血管活性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字方针: 稳---稳定内环境 促---促进利尿 导---导泻 透---透析 (严格控制输入量)
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忌用对肾有毒性的药物 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
休息; 补充营养
预防
防鼠灭鼠
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疫苗注射
沙鼠肾疫苗 地鼠肾疫苗 乳小鼠脑组织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