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选修三:民主集中制
分享来自于高中政治选修三:民主集中制中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思维导图,本篇思维导图主要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确立、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编辑于2022-06-29 00:29:19政治选修三:民主集中制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
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含义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选举出人大代表
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国家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原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
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最直接、最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的阶级本质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地位及含义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权力运行中的体现
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看
一方面,各级人民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举出的代表
另一方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
一方面,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另一方面,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看
一方面,地方必须服从中央
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怎样坚持民主集中制?
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和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
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离开必要的集中,民主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在集中的指导下,才能有健全的民主生活
为什么实行民主集中制?
实行民主集中制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意义
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统一人民的意见和要求统筹地方和局部的工作,协调方方面面的利益
既能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履行职责促进国家机关合理、高效运转
有利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便于人民参加对国家的管理,能够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集中起来,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情根源: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和人民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克服各种困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可靠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障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区别
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
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
两者的阶级实质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两者权力运行方式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
西方议会民主制度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
两者实施的效果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又避免权力过于分散、相互消耗牵制而导致低效率
西方议会民主制度下国家权力由不同国家机关掌握,难免相互消耗牵制,降低了效率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关系
共产党执政的实质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方式
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如何实现党的领导
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科学规范党委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能
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党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的意义
有利于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
有利于把党的决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统一起来
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坚持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依法治国既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坚持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
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确保司法公正、监督有力
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自觉守法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意义
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有利于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做到
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
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的总体要求
使人民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的权力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的具体要求
进—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的监督工作
进一步密切各级人大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
进—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反对照搬西方的议会制和三权分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