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编辑于2024-12-14 00:21:48马克思
导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概念
马恩创立、后继者不断发展
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
共产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行动指南
基本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基本原理(集中概括)
基本立场
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基本观点
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
基本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创立
背景
社会根源
社会两极分化、个人极端困苦
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831里昂工人起义(法国)
1836宪章运动(英国)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德国)
思想渊源
三大进步思潮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三大科学
细胞学、能量守恒定律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1844《德法年鉴》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
1844加入正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共产主义宣言》、《新莱茵报》、《资本论》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在英国成立
1876-1878《哥达纲领批判》、《反社林论》
发展
环境
19c70年代——20c初自由主义——垄断阶段
一战加剧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矛盾
俄国——帝国主义最薄弱德环节
实践
1917年十月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马克思基本原理+俄国具体实际——列宁主义
中国
毛邓三科习(原创性和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
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人民群众:创造者、依靠力量
实践性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并不断发展
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
实践观点(首要和基本观点)
发展性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集中体现为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认识工具
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
从局部的变化中把握总体和大局、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利益分析法
展望未来世界长远目光和战略定力
运动、变化、发展史唯物辩证法的关键词
已处理好中国问题为立足点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指引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
人类未来的需要
社会在矛盾中进步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与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紧密联系社会的客观实际、自身实际
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世界观
两大现象
哲学的物质范畴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某种或某几种物质作为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
一近代科学为基础,将物质等同于原子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
马克思:各种物的总和
列宁:不依赖于人意识,并能为人类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理论意义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对立统一、客观实在性(最本质)
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受限与技术条件
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存在的方式
物质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与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变动性无条件的
静止
两种形态
空间的相对位置、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稳定的、有条件的、
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时间:
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一维性
空间
广延性、伸展性
特点:三维
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的
以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起源上
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
三个阶段(反应特性——刺激感应性——心理感觉——人类意识)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社会实践(决定作用)
本质
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形式上主观、内容上客观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目的性和计划性
创造性
采用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外部现象
构造观念世界
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变为客观现实
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满足需要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实际出发(前提)
实践(根本途径)
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意识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器化
实质上对人脑结构和思维运行的模仿、人类智能的物化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
特点
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
不具备社会属性
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世界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总特征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具有客观性
每个事物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存在,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从固有的联系出发认识事物,坚持联系的客观性
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不同部分和要素(内在结构性)
与其他事物处于一定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具有多样性
直接与间接、内部与外部、本质与非本质、必然与偶然等
不同联系构成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存在状态的发展趋势
具有条件性
条件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内涵
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者制约作用
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随意的
方法论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事物的变化发展
发展是事物变化中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有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终将灭亡的东西
原因(新事物是不可战胜)
有新的要素、结构功能适应变化的条件和环境
即否定、又保留、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动力)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认识世界的根本办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统一属性)
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
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对立属性)
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对抗性与非对抗性
关系: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表现
同一性是有条件、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作用
同一性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统一体中
相互吸取有利自身的因素
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斗争性
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不平衡、为转化和质变创造条件
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个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相互排斥、否定旧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新的
不同条件地位不同
方法论
把两者结合
和谐
相对的、有条件的
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实现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特殊性与普遍性
特殊性
事物之间、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阶段——不同性质
辩证统一关系
相互区别
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系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共性与个性,是事物矛盾问题精髓、解决矛盾的关键
人的认识是从个别——一般——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方法论: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
既看到对立又统一,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重点论
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
既要全面、又要看主流大势、发展趋势
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概念
量质度
量: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质: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
度:数量界限
量变
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相对稳定的不显著变化
体现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有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飞跃
体现事物发展的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部分的质变
质变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收缩和新质在质上扩张
方法论
在量变阶段做好准备
抓住机遇促成质变
否定之否定规律
通过内在矛盾与自我否定的方式而实现
内涵
否定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三阶段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揭示事物发展的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
每次否定都是质变,推动事物到新阶段
曲折性
暂时暂退或停顿、螺旋式上升
方法论
按规律办事、采用科学分析的态度,是实践活动符合事物自我否定的辩证本性
正确看待事物发展过程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内容与形式(构成要素与表现方式)
内容: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者表现内容的方式
关系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对形式有决定作用
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推动、阻碍)
方法论
注重事物的内容
以积极合适的形式去促进内容的发展
本质与现象(内外在联系)
本质:构成事物诸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关系
相互区别
本质是一般的、普通的(稳定)——理性思维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变易逝)——直接为人感官所感知
相互依存
本质决定现象
现象表现本质
方法论
认识活动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技术手段和力量深化认识
原因与结果(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关系
相互区别
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任何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结果
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是结果,反之!
方法论
准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通过自觉的努力、消除不利原因
必然与偶然(不同趋势)
必然:确定不移的趋势,不可避免性
偶然:不稳定趋势
关系
相互依存
必然总是伴随偶然、通过偶然表现出来
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相互转化
对某一过程必然,对另一过程就成为偶然的东西
方法论
重视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此制定目标
充分估计各种偶然因素,识别把握机会
现实与可能(过去、现在将来关系)
现实: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综合
可能: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尚未实现的东西
关系
相互区别
现实是当下客观存在(当前状况)
可能是潜在趋势(发展方向)
相互转化
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新可能
可能包含着发展成为现实的因素和根据,机会成熟就会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
立足现实、分析和预判
着眼长远、创造条件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办法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功能
核心内容: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对现存事物肯定理解中包含否定理解
每一种即成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暂时性的去理解
方法论
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
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客观辩证法采用外部必然性形式,主观辩证法: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的认识方法
对立统一
量质变规律
定量分析、定性研究
否定之否定
周期性的向更高级的存在形态前进
基本范畴(最基本关系的反映)
矛盾分析法(核心地位和根本方法)
核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的灵魂
方法论
问题意识、把优先解决的主要矛盾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
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
归纳:概况一般性规律
演绎:一般性原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
关系:互为前提,相互补充
分析与综合
分析:分解各个部分
综合:按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结合成一个整体
抽象与具体(高级形式)
具体——抽象——具体
两种具体
感性的具体:知觉表现(起点)
思维的具体
方法论
综合运用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内在逻辑)
逻辑必然性
历史范畴
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
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历史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
共同性
辩证思维科学思维的前提
科学思维丰富辩证思维
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
唯物辩证法的运用
用批判的和革命的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论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善于运用多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历史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和历史眼光相结合
正确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的的规律
方法论
加强理论系统学习
提高认识能力、精神境界和时间水平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系统思维能力
从事物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思考的能力
与周边环境发生关系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
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把握
力求最优解
战略思维能力
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把握事物发展总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活动,谋求长远的生存与发展
方法论
大局观、开阔视野、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
抓住重点、统筹兼顾
底线思维能力
底线:是无法是质变的临界点
体现对量变引起质变的“度”的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
方法论
一分为二、“两点论”
培养和提高底线思维能力、严守原则
行为上明确界限,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
忧患意识
创新思维能力
对常规的突破
思维的发展与深化离不开创新
创造性的提出和解决问题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和重要源泉
方法论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打破惯性思维、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与认识
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科学实践观创立与发展
实践性:区别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之前
没有认识理解人类实践的本质及实践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历史活动的前提
全部问题都在于是现存世界革命化
科学的实践观是不断丰富和发展
列宁:实践观点是首要和基本观点、实践基础上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发展
毛泽东: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
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习近平: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论和实践创新)
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克服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旧唯物主义:不理解本质与决定意义
唯心主义:抽象发展主动的能动方面,但不理解根本意义
建立了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首要、基本观点)
认识的辩证运动是实践与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创建科学的历史观奠定理论基础
物资生活资料是存在发展的基础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强调能动作用,理论指导指导实践
改变主观世界,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的本质
客观实在性
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
构成实践活动诸要素
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受客观制约和规律的支配
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
自觉能动性
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
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
历史性
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社会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
具有一定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自主性和能动性因素
能力内容
自然能力
精神能力
知识性(首要)与非知识性
主体内容:个体、群体、人类
实践客体
实践所指向的对象
客观事物: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
类型
实践中介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肢体、感官延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主客体关系
实践关系(最根本)、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主客体本质上一致
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构成价值关系
主客体和中介的关系
主体客体化
客体主体化
关系
互为前提、互为媒介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
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决定社会基本性质和面貌
社会政治实践
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实践(人的政治活动)
与国家权力相联系,具有鲜明阶级性
科学文化实践
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教育:通过教书育人全程实际的改变受教育者的存在状态
关系
物质生产实践是基础
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对物质生产实践的反作用
虚拟实践
主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象对象化的活动
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内容的基础是实践
通过实践改造变革对象,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
实践产物
一切真知都源于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多数)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提供 手段和条件
锻炼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最终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满足生活生产需要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依据客观社会实践的结果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
唯心主义对认识的本质回答
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认为认识先于实践
客观唯心主义
上帝启示或者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柏拉图“理念世界”)
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本质的回答
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消极被动的反映和接受
离开时间考察认识问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把复杂的认识简单化)
看不到主观与客观矛盾的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问答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
特点
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
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反应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性
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反应特性
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
关系
创造离不开反映
创造过程是在互相联系的多个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
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实践到认识
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
感性认识
直接感受到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起始)
感官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直接反映(视觉、听觉等)
知觉
感官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的反映(整体知觉)
表象(高级形式)
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客观对象形象再现
过程
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
直接保留—由部分到全体、直接到间接的趋势
直接性
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
理性认识(抽象思维)
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
概念(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
判断
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
推理
判断与判断之间
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
过程
理想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抽象的思维
辩证关系(以实践为基础)
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交融性)
感性中有理性
理性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也以文字符号等感性形式的语言作为表达手段
基本条件
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思考的作用
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把观念的存在在转变成现实的存在
理论的指导作用
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实现自身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认识过程的继续
中介环节
内容:实践目的、理念、方案、中间实验等
最后一个环节
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宣传、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想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多次反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事物是复杂和多变的(反复多次)
受限于科学技术条件
客观过程方面本质尚未充分暴露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
主观统一于客观,认识统一于实践
具体的统一
主观认识与一定时间、地点、条件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统一
主观认识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首要问题、本质属性)
几种真理观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旧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客观性的体现
内容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决定性条件)
形式
主观、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观形式表达出来
决定真理的一元性(针对内容)
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一致才是认识才是真理
科学态度、尊重真理,按真理办事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
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任何真理都标志主客观相符合,与谬误有原则界限(绝对的、无条件的)
承认客观
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对无限发展者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可知性,热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
相对性
在一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整体上,任何真理都是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广度是有限度的)
特定事物,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程度的正确认识(深度是有限度的)
辩证统一关系(两重性)
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相对性包含绝对性的颗粒
发展上,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转化和发展过程中”
既是以往实践和认识业的终点,又是迈向真理的绝对性的起点
相对性与绝对性根源于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思维是无限的、绝对的
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
人的认识能力
割裂辩证关系
绝对主义:一成不变
相对主义:借口真理发展而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主观随意性——主观真理论——不可知论、诡辩论
真理与谬误(永恒矛盾)
谬误: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歪曲的反映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对立是绝对的
存在原则界限
对立相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非常有限的范围才有绝对意义,超出范围,就是相对的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
真理是具体的(一定范围、一定条件)
真理是全面的(不能将其以其他原理的关系切断)
认识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以及各种条件限制
在批判谬误中发展真理、是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形式
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坚持真理、用于修正错误
真理的检验标准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主观真理标准论
圣人、自己、多数人、概念、是否有用为标准
用认识检验认识
旧唯物主义观点(费尔巴哈)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认为是反映论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本性上,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标准只能是作为主客体联系的桥梁、纽带或者交错点的社会实践
实践的特点,直接现实性
是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
实践是最公正、最有权威的
逻辑证明是重要补充(必要条件、重要途径)
运用已知的正确的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判断的正确性的方法
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
证明的东西必须服从实践结果,不能取代实践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列宁: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现象
确定性“绝对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
不确定性“相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受限于主客观条件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实践的,受到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
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又)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
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本质问题
片面
客观主义价值论(价值是客体本身固有的)
主观主义价值论(价值是主体的欲望、情感和兴趣)
实际上
体现主客体的特殊关系
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
价值的基本特征
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直接与主体相联系,以主体为中心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
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不同价值
价值的主体性决定了价值的相对性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价值
价值的客观性
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价值的主体性依赖于价值的客体性
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
客体的存在、属性及作用是客观的
价值的多维性
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不同需要产生不同价值)
应对客体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和理性的选择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用社会的和历史的眼光考察价值现象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主体和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价或者判断
价值评价是客观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
主体以自身需要作为内在尺度,差异性无法避免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知识性认识
以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为对象
追求客体“是什么”
以求“真”为认识目的
评价性认识
以客体和主体之间价值关系反映内容;
“应该怎么样”
以“善”和“美”为认识目的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价值评价
揭示和表达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运用自己的标准考量客体,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情感、兴趣和爱好等直接影响评价结果
主体形式:个人、群体、阶级等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
客体属性和规律认识
主题的规定性和需求
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
只有正确反应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
最高标准、最高尺度
推动社会历史、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维护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根本利益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
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人对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应该不应该做什么”;规范和导向作用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以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
核心价值观(重要稳定器)
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全社会共同认可
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实践活动受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真理尺度(规律性)
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价值尺度(目的性)
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两种尺度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基于实践的具体性合历史性,两种尺度也是具体的、历史的
随着事件发展而不断发展到更高级的程度
新时代中特主义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的辩证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创造历史的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
主体能动反映客体,获取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改变世界
根据需要,改变事物现存状态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人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主客体矛盾(基本矛盾、根本动力)
人类主体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体满足自身条件
客观世界有其规律,不可能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主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客观世界
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关系:对立统一
具有不同存在形式、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运动规律也具有同一性,在一些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改造主观世界
人的认识能力、情感世界、意志品质
核心:改造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改造主客观世界观点的意义
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
重视并努力实现人自身的改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
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有自由的活动(自由限度)
必然性(规律性):固有的客观规律
自由是有条件的
认识条件
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性、必然性的正确认识(最主要)
实践条件
能够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实践的一定阶段的具体实际
由主客观条件制约的自由也必然是具体的、历史的
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随着实践深入、自由会不断扩大
必然与自由的关系贯穿于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始终(永恒矛盾、永恒动力)
在不断解决必然和自由的矛盾过程中实现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根本要求、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
从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出发
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依据
关键是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具体的历史环境)
实事求是的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思想路线: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与认识路线本质统一
基本内涵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核心:是实事求是
最基础(“实事”)
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唯一可靠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求是)
探索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实践中积累经验、指导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根本途径、必由之路)
中国新时代
主要矛盾转变、两个没有变
坚持解放思想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内在要求
实事求是
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和重要法宝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创新(不竭动力)
破旧立新
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
理论实践和实践创新(基本方面)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实际创新的基础性意义
实践创新对理论发展提出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时代变化、时间、、实践发展)
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理论创新始于问题
问题
时代的声音、人民的呼声、实践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矛盾
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创造出来的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理论大发展的时代(驱动力)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反哺”实践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生命力源于创新
创新是永恒主题、必然要求
坚持马克思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
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之间良好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相互激发、共同促进的因果关系)
需要人的努力来实现(良性恶性之分)
把握两者的创新关系、尊重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基础保障、关键)
中特主义是在良性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逻辑: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导新实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史观
缺乏对思想动机背后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缺乏对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基本思想: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依据
社会存在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因素)
人类与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提供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自然条件的优劣的促进和延缓作用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必要条件)
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
人口因素(影响因素)
有人类社会的一切有生命的个人构成的总和
适度的人口(加速)
受到社会生存状况和制度的制约
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性因素)
人民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要前提
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生活
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意识形态以社会心理为基础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体系
政治法律思想(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概念
政治思想
关于治疗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法律思想
关于法律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随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最直接、最集中)
道德
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精神力量)
特征
历史性: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道德观念
继承性
艺术
塑造具体生命的形象来反映
按审美规则把握再现社会生活,美的感染力
宗教
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头脑的虚幻的反映
根源上,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深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哲学
对自然只是、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况和总结
思辨:更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反映
哲学作为观念文化中的基础部分
非意识形态
不具有、不反映、不服务于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主观反映
基础是社会实践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根源总是深藏于经济事实当中
以理论、观念和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
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在相互影响且具有历史继承性
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
能动的反作用(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发挥作用的程度高低、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联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归结于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
对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社会存在出发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表现
提供思想保证
维护和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
提供精神动力
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提供智力支持
体现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
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提供凝聚力量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导向和规范体系,促进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哲学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
体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发展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概念
生产力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水平决定现实程度
性质决定物质技术的性质
状况的两者的统一
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
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孕育的物质资料或者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实际能力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
劳动对象
一切自然物质都可能是劳动对象、
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是现实的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
劳动者(最活跃)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决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包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直接同一趋势)
科学技术(决足性因素)
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等因素相结合,转为实际生产能力
发明创造(三者的变革和进步)
组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地位
先进生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对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社会关系中最基本关系、其他社会关系受到他的支配支配和制约
生产资料所有制(最基本、前提)
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基本类型
根本特征:
公有制:生产资料为劳动者所共同占有占有、平等地位、生产分配不存在剥削
非公有制
少数剥削者占有、被剥削地位、劳动者很少占有或者根本没有
生产力中人与人的关系
总是和物结合,并作为物出现
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支配、决定)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生产力状况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化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
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
推动、阻碍
实际过程和情形十分复杂
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某些方面阻碍发展)
旧的基本不适应
俩者的矛盾运动
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
相对稳定一新旧交替一相对稳定(循环往复)
理论意义
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单纯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历史功过是非标准的思想体系
最高标准:社会进步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因素
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
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经济制度具有内在联系
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具体实现形式)
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
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
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对国家的重要作用
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制约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同一性质的关系上
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其产生矛盾
不同性质关系中
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和旧的上层建筑残余
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
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和经一般是相适应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当代中国
根本上,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交往及其作用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
与生产力发展相伴随(直接制约)
不同类型
物质交往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交往,物质物质产品是指交往内容
精神交往
人们在涉及思想意识,观念,情感和情绪等精神性的领域中进行的交往
信息交往、文化交往
关系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和根源,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产物,渗透其中
交往是人类实践的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者的主导地位
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
重要动力
制度体制和风俗习惯
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对其形成、传播和发展的独特作用
特别脑力劳动的学术文化交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交往中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发展程度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各民族国家通过不变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花的历史
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发展的基础。
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
最重要的是强调整个世界的相互关联性
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
现金收回人类交往比以往更加深入和广泛国家和国家之间相互联系更加频繁和紧密。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
社会制度能够集中体现社会形态的性质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初级阶段)
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也会先显现不同的特点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相统一的过程
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历史选择性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人类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与曲折性
其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出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现象
总趋势是不可改变的过程的曲折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矛盾
基本矛盾
贯穿发展史中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推动作用)
非基本矛盾
规定并反映了社会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
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观念结构:主要部分是以经济机构为基础、反映一定的境界和政治状况的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产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发展
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基本内容
制约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生产力才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生产力才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从根本上来讲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通过一定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冲突
通过改革方式来解决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结合
社会生产力和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结合
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与基本矛盾不是一个概念、不是同一个层次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社会矛盾的根源制约着还他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和阶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是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的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对立和斗争
根源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思想,贯穿始终。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
阶级斗争
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社会形态的更替
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
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
结合不同时期,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
斗争的目的需要一种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
剥削阶级的革命性和进步性是有限的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
透过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科学的指导
全面、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
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斗争,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判断
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革命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广义)
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时候形态(狭义)
社会革命根源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两组矛盾出现的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主观条件:经济政治条件
客观条件: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程度
革命对社会发展巨大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革命时期,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
得到极大的教育和锻炼
无产阶级和为了消除阶级,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方式
反对改良主义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体现
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
通过改革实践,社会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量变和部分质变
集中表现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改革
改革有范围和程度上的不同
全局性深层次的改革—有深层的触动和调整对社会生活中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主义社会是需要改革并经常进行改革的社会
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广泛性深刻性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概念
科学技术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正确认识
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出现科学技术法和技术科学化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每次科技革命,都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自动化程度提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比例变化
改变了人们劳动形式
智能机器代替部分人脑
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第三产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关系的变革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自然能力的增强、物质财富(推动作用)
自然规律和自然的关系
对自然关系认识不够、缺乏有力的控制手段
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科学技术常常被用作资产阶级的剥削工具
霸权主义
有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了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英雄史观
认识根源上看,停留在意识表面,对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
社会历史根源上看,产生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活动和垄断精神生活文化有关
阶级根源,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重要原因)
群众史观
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 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具有能动性的人。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变化、发展的
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
是一定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历史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变化发展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阻碍和推进
代表前进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的创造者。
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层关系
人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
深入考察群体与个体的历史作用
区分:(非)决定力量、(非)主导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概念
本质上看,人民群众是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人
量上看,社会绝大多数人口
从事物资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最稳定)
对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广大劳动群众是主体,创造必须的物质前提
生产经验、生产工具
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
科学技术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活动是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直接参与)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不会自发的实现和完成,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有效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
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
决定性、首要、物质前提和基础
经济地位、利益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政治条件
直接影响
文化条件
思想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条件
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最高的位置
伟大创造作用和主体地位
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奋斗目标)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优良传统。)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
实质
相信、依靠、紧密联系、全心全意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集中群众聚会,获取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集中群众意见整合—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在群众行动中考验
重要方面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群众路线是重要法宝
我坚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生命线、根本工作路线)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差别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者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
具有进步意义或反动作用
坚持具体历史的观点,具体分析
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
具有进步意义
思想能够成为变革的先导、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在特定条件下运用其权利,满足了社会某些方面的需要
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辩证地的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
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
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评价。
阶级局限性决定代表人物的局限性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性最先进的阶级、但受到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
高度肯定伟大功绩指出,历史局限性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群众划分为阶级的
一个阶级在群体中的地位取决于与生产力联系
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主要因素)
具体阶级具体分析、阶级分析
阶级通常由政党领导的
作为整体来行动,就必须形成自己的组织
政党是阶级组织最集中、最严密、最高级的形式
由本阶级最有觉悟、最积极的分子组成
集中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治纲领、本阶级的实际组织和领导
在政党的领导下,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才有效
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领袖一定是阶级集团中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对生存发展期重大影响的人物
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是在长期的群众斗争,群众实践中产生
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四者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商品经济两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
以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发达商品经济(高级、发达形态)
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与自然经济对立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两种经济形势
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的经济,直接满足需要,不为了交换
最后把原材料制作成消费品
特点
生产力水平低下、排除社会分工、生产规模小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
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存在社会分工
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满足自身生产生活需要——换取对方产品——产生相互交换的需求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私有制条件下,要满足需要,只能进行交换
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
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不占主导
是简单的商品经济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德劳动二要素
商品
用于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二因素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能满足人的某些需要的有用性
满足别人、社会的需要,不是生产者自身
反映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一切劳动商品共有属性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社会属性)
凝结在劳动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
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相互排斥,不可兼得)
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反之。
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获得价值
统一性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与使用价值之中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具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自然界的阳光、空气)
二重性
具体劳动
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形成商品的价值
对立统一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分别反映劳动的不同属性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反映生产者的社会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质与量
质的规定
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量的规定
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价值量
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活动量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
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来测量
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
概念
简单劳动
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劳动者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
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简单与复杂产品相交换时,商品的价值量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私有条件
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是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发展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货币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充当固定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社会关系)
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
最基本: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商品世界两极化
各种个样的具体商品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货币,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
影响
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矛盾扩大和加深(商品转换为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受供求关系变动影响
在市场配置作用表现
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
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的发展
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
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利→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也不同
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价值规律消极后果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阻碍技术发展
为了保持自己竞争优势,会限制技术的扩散,阻碍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财富的大量集中和破产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商品经济的本质
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要用自己的产品同别人的产品交换(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将具体的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才能进行比较)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决定生产者的经营利益甚至命运
通过商品运动价值运动货币运动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拜物质教具有必然性
劳动产品只有采取商品的形式才能进行交换
劳动量只有采取俩这一形式才能进行比较
生产者的劳动关系的社会性质只有采取商品之间物物交换的形式才能间接表现出来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洋气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创造了奠定基础
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经济分析法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价值创造生产领域问题,价值分配分配领域问题
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你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性
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与其他劳动贡献相匹配
科学技术我是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提高劳动生产率。
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
首先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原始社会
石器是生产力代表,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劳动产品
社会大分工出现私人占有出现
奴隶社会
奴隶主和奴隶(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
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控制国家政权
第一次出现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已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封建社会
封建主占有土地的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农民
地主是封建剥削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背景
封建生产成为发展阻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引起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瓦解
萌芽(14世纪末15世纪初)
资本主义
小商品经济分离出来,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商业和手工业构成城市经济的基础
建立在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
两级分化
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从竞争中衰弱成为雇佣工人,师徒关系转变为雇佣关系
商人和高利贷者在奴隶社会就出现
割断了小生产者与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的联系
资本的原始积累
15世纪各种大发现和新的世界市场贸易需要—社会化大生产
以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资本原始积累
以暴力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
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途径
剥夺农民土地
圈地运动
将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
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
掠夺货币财富
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劫、金银财宝、黑人贸易、实行保护关税进行商业战争等
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不断发展成熟,促进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对象从建筑彻底变革提出新的要求(资产阶级革命)
以暴力手段展开夺权斗争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
建立资本主义政权
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地位形成
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地位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
W —G —W
商品流通的目的吃货的使用价值
G—W—G'
资本运动的一般目的是价值增殖(资本总公式)
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脑力和体力的总和(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作为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实质上是资本家支配和剥削工人的雇佣关系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三部分
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家属所需的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
增殖价值(购买特殊商品支付的价值)
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的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
资本主义所有制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
是生产关系的核心、生产资源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经济意义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
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系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表现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法律意义
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法律形态
所有权
所有制关系上建立的一整套规章制度,以法的形式表现,上升到法的关系高度
所有权与所有制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基于劳动者人身自由基础上的“平等”关系,剥削带有隐蔽性
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
本质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剥削 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 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的二重性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
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增殖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
雇佣工人劳动的两部分
必要劳动
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剩余劳动
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工人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劳动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在一定的关系下,才能成为资本
分类
不变资本“c”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原有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v”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由工人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资本主义商品价值构成
W=c+v+m
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唯一)
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
剥削程度
m'=m/v(剩余价值与雇佣劳动者可变资本)——物化劳动形式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活劳动形式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方法(最基本)
绝对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剩余价值
延长工作日长度
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提高工作强度
同样长的劳动时间内比以前耗费更多的脑力和体力
发生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原因
缺乏自觉的政治力量(强制劳动的法令)
特征
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主要依靠增加劳动量
导致劳动力上市道德上和身体上的正常发展、损害劳动者本身
相对价值
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劳动力的价值下降
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
企业由于提升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相应的商品价值就下降
发生于技术条件不断改进和工人与资本家矛盾激化后
第三次科技革命——自动化
表现
工业机器人取代大量人工的体力和部分脑力劳动
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运用
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但本质没有变
脑力劳动者比例不断增大
作用
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客观上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将剩余价值完全用于个人消费,保持原有生产规模
实质: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扩大在生产
特别是扩大再生产
不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
本质
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取决于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率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
资本的技术构成
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
资本积聚
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需求(不可能彻底消灭事业)
三种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
潜在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
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
各个企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强
社会分工不断扩大
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
有资本家所占有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在生产(资本的流通)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揭示了资本循环周转规律
资本循环的三个不同阶段
购买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商品的流通过程
货币资本的职能
生产阶段
生产资料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
生产资本职能
售卖阶段(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换)
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运动基本前提条件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按照一定比例的同时,存在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的转换,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
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资本的周转
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着的资本循环
剩余价值一定是资本周转越快剩余价值越多
快慢关键因素
资本周转的时间
生产成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受到经济制度因素的制约
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保证资本无止境的价值增值运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条件不能具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和波动)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再生产
连续不断的生产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
社会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价值(价值形态)
产品中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凝结在产品中有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凝结在产品中有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物质形态
生产生产资料(生产领域);生产消费资料(消费领域)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中得到补偿或实物替换
总量上的比例和结构上的比例
盲目性
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生活严重瘫痪和社会资源和财富和极大浪费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工人的工资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本质)
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
劳动的价值或者工人全部的报酬
基本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泰罗制和福特制)
复杂化和脑力劳动作用的强化,实际工资存进去不断提高的趋势
利润的形态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率也转换为利润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资本的比率
取决于本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剥削程度(共同利益)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中实际消耗的可(不)变资本
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机制理论的意义
揭示剥削本质、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核心内容和基石、锐利武器,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在资本主义下,具有特殊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社会化和社会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化)
资本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私人占有)
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
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可能性,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
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周期性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
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只能缓解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
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爆发
四阶段
危机(基本阶段、必经阶段)、萧条、复苏、高涨
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职能
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对内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
政治统治职能
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内
对人民群众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社会管理职能
国家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邮政,交通,水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的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社会管理职能服务于政治统治职能
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换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的职能
交往关系或冲突与战争
本质
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经济上
政治上
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剥削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
包括资本主义法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法律制度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
宪法、权益与义务的基本原则
私有制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主权在民
每隔数年进行一次选举
分权制衡
立法
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
行政
由行政首脑总统来实行。
司法
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独立于总统和国会
相互制约
人权
不是不承认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选举制度
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
竞选确定是公民参与和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协调的重要措施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政党制度的类型
两党制
从两个势均力敌的主要政党争夺执政地位
执政党的和反对党
牵制和监督的作用
多党制
两个以上的政党轮流或联合执政
影响
进步作用
作为上层建筑在享受封建社会生产方式记得重要作用
是人类获得更多的政治自由
积累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经验
局限性
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具体相对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法律利益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将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合理化
政党制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本质上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人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基础
政党相互制衡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态度
借鉴和辩证批判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各种思想和理念都是在资产阶级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形成的
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构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虚伪,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源于统治阶级的实践
沉思意识形态可以称呼资产阶级进行不进去,阶级统治的指导思想
虚伪性和欺骗性
辩证的观点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9C70年代前:自由竞争阶段 19c70年代开始:逐渐垄断资本主义 19c末20cC初:垄断统治地位
生产集中与垄断形成
客观规律(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自由竞争引起的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生产资料
劳动力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
大企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
大资本吞小资本、小资本合并
越来越多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垄断
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一个或多个部门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原因
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竞争的限制
为避免激烈竞争,联合实行垄断
形式
垄断组织
一个或多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小企业联合
价格协定(最简单、初级、稳定性弱)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规模的、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激烈、更大的破坏性
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
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关系来维持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包下来
新特点
竞争目的
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
竞争手段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还采取非经济手段
竞争范围
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银行垄断资本
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
操控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掌握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经济领域
参与制
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
政治领域
同政府的“个人联合”
其他
政策咨询机构等影响方针政策
控制舆论左右国家内政外交和社会生活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
资本垄断的实质
形成
关键在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的决定性作用
来源:剩余价值
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获得更多的利润
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
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剥削掠夺从外国获利
国家政权利于垄断资本再分配
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的主要实现形式
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视频就其垄断地位规定,指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市场价格
形式
垄断高价、垄断低价
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抑制市场上价格的自由波动
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产生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会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想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主要形式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
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的过程
宏观调控
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
经济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规制
反托拉斯法
祝福通过立法的方式,确定了一套规范性的法令
公共事务业规制
针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
社会经济规制
积极作用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
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之上,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加快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消极
加大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实质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
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
对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维护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我20世纪七十年代初——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的道路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
金融自由度和金融创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那个大幅上升
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下降
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
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多
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垄断资本的控制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控制政府部门决策部门和决策过程,对整个国家进行政治控制
过度虚拟化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动因
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利润
有害技术转移到国外
争夺商品倾销市场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基本形式
借贷资本输出
生产资本输出
商品资本输出
输出资本
私人资本输出
国家资本输出
跨国公司
特点:对外进行直接投资
经济后果
资本输出国
带来巨额利润、加速资本积累、增强垄断资本实力、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
产业空心化、加深国家之间的矛盾
资本输入国发展中国家
引进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我锡惠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产业调整好布局受限、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影响本国经济持续发展、你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
国际垄断同盟
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
国际经济集团
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
国际建立国际经济调节体系,防止激烈竞争
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新的经济组织和集团
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作用
加快了资本技术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
缓解局部范围的经济波动
问题
金融危机充分暴露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缺陷,国际经济协调能力不足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凭藉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过程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
由垄断资本的本性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所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新殖民主义
推行新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采用军事侵略和武装占领,暴露扩张本性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生产、技术、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生产社会化和国际程度提高
发展阶段
19世纪上半期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
20c80年代末90年代初
冷战结束、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推动
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生产某些高新技术由多个国家协作完成
贸易全球化
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自由的流动
20c80年代:便捷的通信和运输条件、先进的贸易手段、更为开放的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
金融全球化
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协调渗透、竞争增强
20c80年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和信息技术再金融的广泛运用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信息革命,加快信息传达速度、降低传播成本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分工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国际经济组织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与组织保障
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产业结构合理优化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解决国内产品销售问题
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负面影响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主导指定贸易和竞争规则
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
相互依赖,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方法论
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国际经贸规则出现政治化、碎片化的风险挑战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心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实质
变化的主要表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初期
经济与法律上的所有权一致,集中于资本家自身
19c末20c初
私人股份资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家资本所有制
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形式
国家出资人,拥有国企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
法人资本所有制
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
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
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直接参与公司治理(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一)
形式
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机构
法人资本所有制
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
实体经济停滞,导致金融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结合
我20世纪七十年代
金融资本增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掌握了社会财富
控制政府决策部门和决策过程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初期
形式上隶属于资本
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建立
劳动对资本的隶书成为实质上的隶属
社会生产力发展,工人阶级反抗力量不断壮大
建立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
职工参与决策(缓和阶级矛盾)
终身雇佣制(归属感)
职工持股(生产积极性)
普及化和全面化的社会福利制度(满足安全保障和需求)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新变化
受教育水平和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挥市场机制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职能:经济增长、就业、稳定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维护市场秩序
20c70年代
陷入滞涨和新自由思潮的泛滥
国有企业私有化、福利制度改革、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
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产业竞争力下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债务危机频发、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
政治制度的变化
政治制度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加强法制建设
发挥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
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在各种权利主体的活动均被纳入法治范围
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推动力)
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重要力量)
20c50-60年代提高工资、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主义阵营的进一步扩大
资本主义吸取和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验进行改良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实质
根本上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调整和变革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剩余价值规律存在,社会基本矛盾就存在
社会福利制度缓解矛盾
服务于资产阶级统治和剥削需要的政治工具和本质属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经济发展失调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空心化
福利风险增加
政治认同、维护社会稳定
丧失工作意愿的动力
债务负担沉重
借债消费习惯和高支出的福利制度
宽松货币政策
政治体制失灵
西式选举难以选贤
选举能力
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极端
民主陷阱会阻碍国家治理
短视化、少部分人的利益或非理性的名义
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社会极端思潮抬头
右翼势力暴力手段、恐吓打击移民
社会流动性退化
社会各阶层流动“凝固化”
中产阶级走向贫困县
社会矛盾激化
“群体性事件”、“占领华尔街”、西海岸华尔街
群体性和恶性事件是与淤积难解的社会问题相联系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历史进步性
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
先进的科技的产生和利用提供基础和空间
科学技术应用于实践、又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民主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
政治上推崇自由、民主、平等、人权
局限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的社会化提高,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油全社会共同占有和支配
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级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资本家与雇工的平等关系只体现再流通领域形式上的等价交换
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资本阶级占有巨额财富
广大工人阶级占有少部分财富
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远远赶不上资本家无限扩张趋势的矛盾
资产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经济上
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要求支配和控制社会生产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政治上
使国家机器成为资本家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观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一切冲突的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发展,矛盾越鲜明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资本的不断积累则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准备了物质条件
大规模的生产必然会冲破私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资本不断积累,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弱化甚至排斥资本家个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发展历程
个人所有——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资本——国家、法人资本所有制
资本国有化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直接的物质基础
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
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社会化大生产,产生了推动和运用这一些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
彻底的革命性和斗争精神
废除私有制、逐步建立消灭一切阶级确保人人得以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联合体
当今社会
自我调节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一些空间
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斗争的各方面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