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在于批判传统公共行政的“价值中立”和技术导向,主张公共行政应积极介入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公平正义
2-认为公共行政不应仅仅追求效率和经济性,而应将公平作为核心价值,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减少社会不平等
3-倡导公民参与,主张公共决策过程应更加开放和民主,公民不仅是公共服务的接受者,更应是决策的参与者
4-强调公共行政的伦理责任,认为行政人员不仅是技术执行者,还应具备道德判断力,在政策执行中体现对公共利益的承诺和对社会价值的尊重
5-批判官僚制的僵化和保守,主张通过组织变革和创新提高公共部门的灵活性和回应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
6-强调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认为公共行政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公共利益,而非仅仅满足政府或官僚体系的需求
7-标志着公共行政学从传统的管理主义向更加关注人、价值和政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