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分为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犯罪看年龄、精神状态和特殊身份(如贪污罪需特定身份)单位犯罪则需法律明文规定,且实行'双罚制'既罚单位又罚责任人。2021年新规明确12岁以上恶性犯罪可追责,单位犯罪还需注意'名义与利益归属'的界限(个人借单位名义谋私利不算单位犯罪)。核心逻辑:主体资格决定罪责归属!"
这是一篇关于刑法制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主刑(只能单独用,不能叠加),附加刑(可单独用,也可加在主刑后),非刑罚处罚措施(不用坐牢也不罚钱),罪名(犯罪名称),罪状(犯罪构成描述),注意规定(提示性条文),法律拟制(拟制性条文)。
这是一篇关于犯罪形态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形态 (犯罪既遂),未完成形态,核心区别,实践要点,通俗解释,法律后果轻重排序: 既遂 > 未遂 > 预备 > 中止(处罚最轻)。
"共同犯罪如同乐队演出,分工不同却目标一致!根据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需2人以上故意实施,主犯、教唆犯、从犯、胁从犯责任由重到轻:主犯是'主唱',教唆犯如'幕后推手',从犯像'场务',胁从犯则是'被强拉上台的替补'。特殊情形包括未成年教唆从重、共犯脱离可免责。注意过限行为(如盗窃变杀人)不构成共犯,且各人仅对共同故意范围内的行为负责。示例:合伙盗窃中望风者属从犯,被胁迫运赃者属胁从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行为主体
核心定义
行为主体:实施犯罪行为且需承担刑事责任的人或单位。 通俗理解:谁干了坏事要被法律追责?→ 自然人(活人)或 单位(公司/组织)。
行为主体分类
自然人主体
普通人:年满刑事责任年龄且精神正常的人。
特殊主体:需具备特定身份才能构成的犯罪(如贪污罪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单位主体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
处罚原则:双罚制(既罚单位,也罚直接责任人)。
核心逻辑
通俗理解:
年龄越小,责任越轻 → 刑法根据不同年龄段,决定是否追究责任及如何处罚。
最新变化: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12岁以上恶性犯罪追责规则”。
刑事责任年龄分段(最新标准)
年龄 责任范围 通俗解释 典型案例 1. <12周岁 绝对不罚 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 11岁孩子杀人→不追究刑事责任。 2. 12-14周岁 例外追责: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追责。 极其恶性犯罪才可能罚,但要最高检批准。 13岁少年虐杀同学→最高检核准后追责。 3. 14-16周岁 相对责任: 仅对8种重罪负责(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 只罚重罪,轻罪不罚。 15岁少年抢劫→担责;15岁盗窃→不罚。 4. ≥16周岁 完全责任: 对所有犯罪行为负责。 成年标准,犯罪一律追责。 16岁青年偷窃→担责。
特殊规则
核准追责程序(12-14周岁)
需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才可追究刑事责任。
目的:严格限制对低龄未成年人动用刑罚。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若未成年人表现出明显恶意(如提前预谋、手段残忍),可作为量刑参考,但不突破法定年龄限制。
处罚原则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适用死刑。
单位主体的核心规则
单位犯罪类型
需刑法明文规定(如走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例外
杀人、抢劫等自然犯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处罚方式
对单位:罚金。
对责任人:直接负责的主管和直接责任人判刑(如坐牢)。
单位VS自然人
单位名义:以单位名义实施,利益归单位→单位犯罪。
个人名义:假借单位名义谋私利→自然人犯罪。
特殊主体犯罪举例
罪名 特殊身份要求 普通人是否能构成? 贪污罪 国家工作人员 否(普通员工→职务侵占) 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 否 非法行医罪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 是(普通人无行医资格) 虐待被监管人罪 监狱、看守所等监管机构工作人员 否
思维导图总结
行为主体 ├─ 自然人主体 │ ├─ 责任能力 │ │ ├─ 精神病人(发病时)→不罚 │ │ ├─ 间歇性精神病人(正常时)→罚 │ │ └─ 醉酒→必罚 │ └─ 特殊身份 │ └─ 特定身份才能定罪(如贪污需国家工作人员) ├─ 单位主体 │ ├─ 构成条件 │ │ ├─ 刑法明文规定 │ │ └─ 以单位名义,利益归单位 │ └─ 处罚方式 │ ├─ 单位→罚金 │ └─ 责任人→判刑 └─ 口诀 ├─ 自然人:“年龄精神两道关,特殊身份才能犯!” └─ 单位:“单位犯罪双罚制,明文规定是前提!”
核心结论:
自然人犯罪:重点看年龄、精神状态和是否有特殊身份要求。
单位犯罪:需法律明文规定,且“双罚”(罚单位+罚责任人)。
特殊主体:普通人无法构成某些罪(如贪污罪),必须“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