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制度
这是一篇关于刑法制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主刑(只能单独用,不能叠加),附加刑(可单独用,也可加在主刑后),非刑罚处罚措施(不用坐牢也不罚钱),罪名(犯罪名称),罪状(犯罪构成描述),注意规定(提示性条文),法律拟制(拟制性条文)。
这是一篇关于犯罪形态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形态 (犯罪既遂),未完成形态,核心区别,实践要点,通俗解释,法律后果轻重排序: 既遂 > 未遂 > 预备 > 中止(处罚最轻)。
"共同犯罪如同乐队演出,分工不同却目标一致!根据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需2人以上故意实施,主犯、教唆犯、从犯、胁从犯责任由重到轻:主犯是'主唱',教唆犯如'幕后推手',从犯像'场务',胁从犯则是'被强拉上台的替补'。特殊情形包括未成年教唆从重、共犯脱离可免责。注意过限行为(如盗窃变杀人)不构成共犯,且各人仅对共同故意范围内的行为负责。示例:合伙盗窃中望风者属从犯,被胁迫运赃者属胁从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刑法制度
主刑(只能单独用,不能叠加)
1. 管制
定义:在家服刑,但定期向社区报告。
特点:
期限:3个月-2年
最轻自由刑,不用坐牢,但被监控
适用:轻微犯罪(如小偷小摸但情节轻)
2. 拘役
定义:短期蹲看守所。
期限:1-6个月(数罪并罚不超过1年)
每月可回家1-2天
适用:危险驾驶、轻微暴力犯罪(如醉驾、打人轻伤)
3. 有期徒刑
定义:蹲监狱劳改。
期限:6个月-15年(数罪并罚最高25年)
最常见刑罚
适用:大部分犯罪行为(如盗窃、诈骗、故意伤害)
4. 无期徒刑
定义:终身监禁(表现好可减刑为有期徒刑)。
适用于极严重犯罪
实际执行通常不少于13年
适用:谋杀、贩毒数量巨大、重大贪污受贿
5. 死刑
定义:剥夺生命(分立即执行和缓期2年执行)。
适用最严格(孕妇、未成年不判)
死缓期间无故意犯罪→减为无期徒刑
适用:故意杀人、绑架撕票、叛国等极端犯罪
附加刑(可单独用,也可加在主刑后)
1. 罚金
定义:交钱给国家(金额根据犯罪情节定)。
适用:经济犯罪(如走私、传销)、贪利型犯罪(如盗窃后追加罚金)
2. 剥夺政治权利
内容:剥夺以下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当公务员、当领导的权利
言论出版自由(部分情形)
适用:危害国家安全罪犯、死刑/无期徒刑犯
3. 没收财产
定义:没收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
不得没收家属合法财产
优先偿还正当债务(如房贷)
适用:重大贪污、贩毒、恐怖活动犯罪
4. 驱逐出境
定义:外国人犯罪→服刑后赶出中国。
适用:外国人在中国犯罪(如间谍、贩毒)
非刑罚处罚措施(不用坐牢也不罚钱)
1. 教育类
训诫:法庭当众批评教育(如未成年人初犯偷窃)。
责令具结悔过:写保证书承认错误(如轻微打架斗殴)。
2. 赔偿类
赔偿损失:赔钱给受害人(如打坏别人手机)。
赔礼道歉:公开或私下道歉(如网络造谣诽谤他人)。
3. 行政处理
行政处罚:法院建议行政机关处罚(如吊销驾照、没收违法所得)。
职业禁止:禁止从事特定职业(如医生因医疗事故被禁业)。
适用条件:
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刑(例如:偷东西价值极低且主动归还)。
法律依据:《刑法》第37条。
罪名(犯罪名称)
定义:法律对某种犯罪的概括称呼(如“盗窃罪”“故意杀人罪”)。
分类:
单一罪名
一个条文对应一个罪名(如抢劫罪)。
选择罪名
一个条文包含多个行为(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作用:明确犯罪类型,便于定罪量刑。
罪状(犯罪构成描述)
定义:刑法条文中对犯罪具体特征的描述(如“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劫公私财物”)。
简单罪状
仅写罪名,不描述特征(如“故意杀人的”)。
叙明罪状
详细描述犯罪构成(如诈骗罪的行为模式)。
引证罪状
引用其他条文说明(如“犯前款罪,情节严重的…”)。
空白罪状
需参照其他法规填补(如“违反国家规定…”)。
注意规定(提示性条文)
定义:提醒司法人员注意某些情形,避免遗漏,但不改变原规则。
举例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贪污的,以贪污罪论处”(原本贪污罪的主体就是国家工作人员)。
“挪用特定款物按挪用公款罪论处”(因特殊危害性需强调)。
只强调本应适用的规则,不创设新规则。
作用是“提示”,而非“修改”。
法律拟制(拟制性条文)
定义:将原本不符合某罪的行为“强行认定”为该罪,赋予相同法律后果。
“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原本抢夺不带凶器,但拟制为抢劫)。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以故意伤害/杀人罪论处”(本应是结果加重犯,但拟制为独立罪名)。
突破原有规则,基于政策或保护需求“特别规定”。
本质是“将A行为视为B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