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犯罪形态
这是一篇关于犯罪形态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形态 (犯罪既遂),未完成形态,核心区别,实践要点,通俗解释,法律后果轻重排序: 既遂 > 未遂 > 预备 > 中止(处罚最轻)。
这是一篇关于刑法制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主刑(只能单独用,不能叠加),附加刑(可单独用,也可加在主刑后),非刑罚处罚措施(不用坐牢也不罚钱),罪名(犯罪名称),罪状(犯罪构成描述),注意规定(提示性条文),法律拟制(拟制性条文)。
"共同犯罪如同乐队演出,分工不同却目标一致!根据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需2人以上故意实施,主犯、教唆犯、从犯、胁从犯责任由重到轻:主犯是'主唱',教唆犯如'幕后推手',从犯像'场务',胁从犯则是'被强拉上台的替补'。特殊情形包括未成年教唆从重、共犯脱离可免责。注意过限行为(如盗窃变杀人)不构成共犯,且各人仅对共同故意范围内的行为负责。示例:合伙盗窃中望风者属从犯,被胁迫运赃者属胁从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犯罪形态
完成形态 (犯罪既遂)
定义:犯罪行为完全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
处罚:按《刑法》分则规定处罚(如杀人致死)
示例:盗窃得手、故意杀人导致死亡
未完成形态
犯罪预备
定义: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未着手实行犯罪
处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刑法第22条)
示例:买刀准备杀人但未行动
犯罪未遂
定义:已着手实行犯罪,因意志外原因未得逞
处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刑法第23条)
示例:开枪杀人但枪卡壳
犯罪中止
定义: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或有效防止结果发生
处罚:未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刑法第24条)
示例:投毒后主动送医救人
核心区别
既遂 vs 未遂:是否完全实现犯罪结果
未遂 vs 中止:未完成是否出于"自愿放弃"
预备 vs 未遂:是否已"着手"实行行为
实践要点
中止认定需同时具备自动性+有效性
不能犯未遂(如用白糖投毒)仍需处罚
预备犯一般只在严重犯罪中追责
通俗解释
既遂就像考试得了满分,完全符合要求;
未遂是考试时写了答案但被老师收卷;
中止是自己主动交白卷不考了;
预备是买了文具却还没开始考试。
法律后果轻重排序: 既遂 > 未遂 > 预备 > 中止(处罚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