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美术史(八)工艺美术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源远流长,见证五千年文明瑰宝!"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揭开史前玉雕之谜,良渚"琮王"彰显玉礼器至高权力。商周青铜与战国漆器共筑艺术高峰,妇好墓司母辛鼎记录殷商辉煌。丝绸之源始于良渚,养蚕缫丝技艺独步天下。从宜兴紫砂到景泰蓝,从《天工开物》到非遗保护,传统工艺在匠心中生生不息。每一件遗珍都是时光的密语,讲述着华夏大地的匠心传奇。
中国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从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到明清皇家园林,每一时代都留下璀璨瑰宝。西周至战国盛行高台建筑彰显威仪,秦汉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隋代赵州桥是世界最早敞肩桥,唐代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最早木构建筑。北宋《营造法式》是最完整建筑典籍,明代蒯祥设计紫禁城成为最大木构建筑群。颐和园是现存最大皇家园林,天坛完美诠释"天圆地方"。苏州拙政园堪称"园林之母",布达拉宫是海拔最高的政教合一宫殿。这些杰作共同书写了华夏建筑的辉煌史诗。
中国青铜器与雕塑艺术璀璨夺目,见证千年文明辉煌。青铜器以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最大青铜器)和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方罍之王)为代表,最长铭文达497字,失蜡法工艺在战国达到巅峰。雕塑领域,西安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河北满城汉墓长信宫灯称"中华第一灯",甘肃雷台铜奔马成中国旅游标志。从红山文化女神像到龙门石窟"东方维纳斯",从商周青铜到唐代乾陵石刻,技艺涵盖浮雕、起位法等,展现写实与世俗化的艺术演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中国 工艺美术 发展
玉器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玉龙(猪嘴玉龙/C形玉龙)
“中华第一龙” 迄今为止所知最早的玉龙形象 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 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
良渚文化
礼器
玉琮
玉璧祭天,玉琮祭地(权力象征) 1936年在浙江杭县发现良渚遗址 浙江余杭反山12号墓—琮王(目前所知良渚玉器之首)
商朝
玉雕
《跽坐玉人》
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司母辛鼎出土地
元代
渎山大玉海
我国现存最早的特大型玉雕 古代最大的玉雕珍品
清代
《桐荫仕女图玉雕》
《翠玉白菜》
雕有蚱蜢、螽斯
漆器
河姆渡文化
木胎朱漆碗
我国最早漆器
战国楚漆器
彩绘虎座鸟架悬鼓架
彩绘几何纹漆耳杯
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
曾侯乙墓
彩漆木雕龙凤纹盖豆
“朱、黑”二色为主 战国、秦代是漆器工 艺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漆器师
张成
杨茂
明代
《双层牡丹纹剔红盘》
著作
《髹饰录
明代关于漆器制造技术的书籍
作者黄成
丝绸织绣工艺
缂丝
织中之圣
特点:双面立体感、通经断纬
四大名锦
云锦
产自南京
特点:退晕
壮锦(僮锦)
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蜀锦
京都西阵织前身(蜀地)
宋锦
产自苏州
图案多仿宋代
刺绣
四大名绣
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明末
顾绣
创始者
上海官宦顾名世 之妻缪氏(露香园)
闺阁秀 画秀结合
纳石失(畏兀)
元代的加金织物
我国新时期时代末期的良渚文化即有丝绸纺织品 我国是最早掌握养蚕缫丝技术的国家
家具
明式家具
造型
尺寸适宜:与现代人体科学契合,科学舒适
线条洗练优雅:以直为主,辅以曲线,曲直相间、刚柔并济
装饰
浅浮雕花卉,简洁优美
材料
选用优质硬木(纹理美观的木料用在显眼部位)
技术
部件结合不用钉子,主要靠榫卯
质朴简洁
清式家具
奇巧细致、繁复、中西融合
雕塑工艺
无锡惠山泥人
大阿福形象
粗货
手捏戏文
细货
相传已有400多年历史
清代天津泥人张
第一代
张长林 (字明山)
《渔樵问答》
第二代
张兆荣
徐悲鸿曾钦佩地赞曰: “虽杨惠之不足过也。”
“三分塑,七分彩” 供玩耍的玩偶 案头清供
广东石湾陶塑
题材:渔、樵、耕、读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
挂虎、座虎
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
时间:始于明代景泰(早期主要为蓝色而得名)
材质:金属:铜胎
制作: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
江苏宜兴紫砂壶
陶都
宣德炉
明代宣德黄铜炉
战国(齐国)
《考工记》
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文化遗产日 2003年,联合国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传统工艺便在收保护项目之列。2006年,我国确定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专注和保护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