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技术路线
本项目采用需求导向课程构建机制搭建试点准备评估反馈五步闭环的年度技术路线, 确保在一年内完成从产业需求识别到教育体系设计的全流程,为次年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用于研究项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技术路线
本项目采用需求导向课程构建机制搭建试点准备评估反馈五步闭环的年度技术路线, 确保在一年内完成从产业需求识别到教育体系设计的全流程,为次年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阶段一:2025年9月-2026年1月 产业需求调研与能力模型构建
目标:明确绿色低碳+数智产业人才需求,构建能力模型
梳理国家与自治区数字经济、碳中和、新能源相关政策及标准
对接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企业(风电、氢能、碳金融、工业互联网等),开展问卷与访谈
提取岗位胜任力与实际需求,构建适用于研究生培养的跨学科能力模型,形成任务导向型素质结构图谱
成果
《绿色数智复合型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初步能力模型图谱(岗位映射)
阶段二(2026年2月-2026年5月) 课程体系优化与模块设计
目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逻辑
基于能力模型,重构课程架构,形成四级课程模块
通识认知模块(如双碳基础、数字素养)
专业进阶模块(如碳交易与产业政策)
技术应用模块(如AI+能源建模)
项目实战模块(如绿色产业研讨工作访)
编写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不少于5门),推动多学科教师联合开发课程内容
搭建课程资源支持平台(案例库、模拟实验工具包等)
绿色+数智研究生课程框架图
课程大纲草案(5门以上)
教学资源建设计划书
阶段三(2026年5月-2026年7月) 协同育人机制与教学制度设计
目标:构建产教协同与实践育人平台机制
明确双导师制制度:配备1名学术导师+1名企业或工程导师
与企业协商建立实践平台与联合课题机制(如风电场能耗智能管控模拟项目)
设计与课程匹配的项目制教学流程图、过程性评价机制及成果转化模型
协同育人操作手册
企业共建协议意向书(不少于2份)
评价与学分转换标准草案
阶段四(2026年7月-2026年9月) 教学试点准备与反馈机制建立
目标:试点落地前的资源准备与评估设计
筛选试点专业或学院(2个),匹配试点课程与教师团队
开展试点前培训与课程打磨(专家论证+企业参与评审)
构建全过程反馈机制,包括学生调研、教学督导、实践评价等环节
试点课程实施计划书
教学反馈与跟踪评估表
课程打磨会议纪要与优化方案
总体成果目标 (2026年底前)
预期成果内容
绿色+数智能力模型、岗位能力映射报告
核心课程设计(5门+),课程体系总框架图
“双导师制+项目驱动”育人机制说明书
企业协同育人协议意向书 ≥ 2 份
教学资源支持包(案例库+实训设计)
试点课程运行方案 + 教学反馈机制图谱
类别
理论建构
课程成果
机制设计
合作协议
教研支持
试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