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发展与教育
以下梳理了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内容,包括认知发展、人格发展、心理差异与教育、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公共基础之哲学的基本概念笔记,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和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内容。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知识内容有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分类、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影响因素等。
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健康及教育讲述了心理健康的实质与标准、中小学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n/J)
定义
分类
认知发展(n/J)
规律
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抽象发展
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从笼统向分化发展
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论述)
认知发展观
图式
同化(n)
顺应
平衡
发展阶段论(J)
感知运动阶段(0-2)
前运算阶段(2-7)
具体运算阶段(7-11)
形式运算阶段(11-16)命题运算阶段
特点:连续建构(不可跳跃), 每一阶段有独特结构 前一阶段时候一阶段的基础
影响因素
成熟
练习和习得经验
社会性经验
平衡化
应用 认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论述)
理论含义
活动论
符号中介论
物质生产工具
精神生产工具
内化论
心理发展观
两种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
心理发展
表现(J)
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 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里结构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教学的含义
最近发展区(n/J)
简介: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
含义
教学的作用
启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存在最佳期
认知发展的内化学说
过程
表现形式
教育启示
学习者是自主积极的“学图式学习者”
学生的学习是受文化历史背景影响的
支架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认知理论等教学模式
教学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人格发展(n/J)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
发展表现出不平衡性
发展的共同性和个别差异性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论述)
心里社会发展的内涵
心里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八阶段)
0-1.5 信任对怀疑 喂食
1.5-3 自主对羞怯 吃饭、穿衣、如厕训练
3-6 主动感对内疚感 独立活动
6-12 勤奋感对自卑感 入学
12-18 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 同伴交往
角色同一性(n)
角色混乱(n)
18-30,成年期 亲密感对孤独感 爱情婚姻
30-60 岁,中年期 繁殖感对停滞感 养育子女
60岁以后,老年期 自我完善对悲观沮丧 反省和接受生活
评价
优点
局限性
应用
总体
揭示了人格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恰当教育-解决危机-积极人格
对于小学生:勤奋感对自卑感
教师意识:学生总是努力保持积极的自我形象,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个体
正向评价
支架式教学,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
对于中学生:角色统一性对角色混乱
中学生绝不应该被当做”孩子”看待
绝不应该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青少年
给予明确的指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注意同伴之间的影响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前提
“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不同年龄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
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0-9岁)
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阶段
习俗水平(9-15岁)
人际和谐的定向阶段 “好孩子”定向阶段
维护权威或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社会契约和法律的定向阶段
普遍的道德原则或良心的定向阶段
心理差异与教育
智能差异与教育
智力水平的差异
智力类型的差异
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智力无性别的差异
人格差异与教育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认知方式/认知风格
划分
人在知觉时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
场独立型
场依存型
认知速度的差异
沉思型(慎思型)
冲动型
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的特征
辐合型
发散型
个体在加工信息时所采用概念水平的高低
抽象型
具体型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整体型
系列型
信息加工的深度
深层加工
浅层加工
针对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
性别差异与教育
心里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
智力
言语发展
行为
兴趣
自信心
性别差异的教育意义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亲社会行为
内涵
发展阶段
享乐主义、自我关注取向
学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
他人需求取向
小学生及一些正要步入青春期的少年
赞许和人际关系取向
小学生及一些中学生
自我投射的、移情的取向
一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及中学生
内化法律、规范和价值观取向
少数中学生
文化因素
情境因素
家庭成员的行为
学校、同伴及媒体的影响
受助者特征
助人者特征
习得途径
移情反应的条件化
直接训练
观察学习
攻击性行为及其改变方法
产生的原因
遗传因素
家庭因素
环境因素
改变方法
消退法
暂时隔离法
榜样示范法
角色扮演(移情)
同伴关系的培养与发展
良好同伴关系的培养
课程:技能的训练
课堂教学交往活动
交往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能力
阶段
3-7 尚不稳定的友谊阶段
4-9 单向帮助的关系阶段
6-12 双向帮助关系阶段
9-15 亲密的共享阶段
12岁以后 友谊发展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