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一直以学习心理问题为基础。
这是一篇关于秦汉美术思维导图,介绍了绘画、 书法篆刻、秦汉雕塑、建筑、 工艺美术等。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美术史近现代2的思维导图,包含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学院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教育心理学概述
概念: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性质: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为主。
研究对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学、教、学与教的互动机制
研究内容
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
学生:主体要素(群体差异,个体差异)
教师:关键作用
教学内容:教学客体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载体
教学环境:物理环境(设施,自然,时空)和社会文化心理环境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三种活动一起组成
学习过程:获得知识技能态度;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进行最早最多的研究内容
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
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学研究
发展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吸收心理测验和儿童心理学成果)
瑞士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心理学化”的思想
德国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理论研究,建立在心理学之上
俄罗斯1868年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正式用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美国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通过对动物的研究建构科学教育心理学体系。 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
中国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
发展时期20世纪20—50 (吸收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心理测验,儿童心理学,学科心理学)
中国1924年廖世承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国第一本)
20世纪30年代,学科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组成部分
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教学目标”
成熟时期20世纪60—70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形成)
美国布鲁纳:重视人性,关注人类课堂学习研究。发起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的改进。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倡导发现法; “既注重内容范围,又注重体系结构的教材”
主动性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过程)
反思性研究(如何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意义并进行自我调节)
合作性研究(合作交互)
社会文化研究
研究方法
实验法
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
测验法
认知测验
情感测验:态度量表
教育经验总结法
产品分析法
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基本原则,前提条件)
教育性原则/道德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践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综合创造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