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哲
这是一篇关于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马哲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存在第一性: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看得见摸得着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片面。物质归结为原子。承认静止,否认运动。
机械性,运动。
不彻底性。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如英雄人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
物质。客观实在性是唯一特性和本质属性。存在方式:运动。
意识。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唯物)辩证法
两大特征
联系——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有联系),条件性,多样性
发展——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即进步。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基本属性——①矛盾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基本属性)
精髓: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多个矛盾: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和次要矛盾
一个矛盾: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⑤事物发展的内因(根本原因)和外因(条件)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质变。揭示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辩证地否定。自我否定,自我斗争,实质就是扬弃。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未来好,道路曲折。
认识论
实践与认识
实践三个特征:直接实现性,自觉能动性(人和动物反映自觉能动性。望梅止渴),社会历史性(过去做不到现在可以)。(只有人才能实践,动物叫本能。)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从有到精)、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属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包括了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的内容包括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按照有无阶级性划分成 意识形态 和 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有阶级性,为特定的阶级服务,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艺术、道德。——非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一部分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动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包括 劳动者(主导作用)、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组成 生产资料
思维第一性: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精神和想法。跟人挂钩,我,人,心。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和想法。人思维之外不能改变的精神——鬼神传说、绝对观念论。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具有同一性:可知论
不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