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酶、维生素
这是一个关于酶、维生素的思维导图,梳理了酶的活性中心、酶与一般催化剂对比、酶的调节、酶促反应速率相关方程、抑制剂以及结合酶/复合酶/全酶和维生素等方面的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酶、维生素
酶的活性中心(2000)
必需基团
在活性中心内:催化、结合
在活性中心外:稳定酶的构象,作为某些物质的结合部位
同工酶:活性中心类似(催化相同反应),但其它特性不同(1998,2001,2006)
酶 VS 一般催化剂(2007)
催化效率更高:更有效地降低反应活化能
导导致产物:底物的改变朝向产物
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使诸底物正确定位在活性中心
表面效应:防止形成水化膜
多元化(2010):酸化(质子转移)、共价(亲核/亲电子)
特异性更高(2019):绝对(特定结构)、立体异构(旋光性)、相对(化学键)
不稳性高:反应条件更温和关键酶可被调节
调节(2008,2013,2018)
快速(活性)
变构调节(1999,2004)
S曲线
改变酶的构象(非共价键变化)、代谢物反馈调节(与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可逆结合)
化学修饰(2002,2012)
酶的两种活性构象应不同活性(可逆共价键变化)、激素(消耗ATP,有放大效应)
举例:去/磷酸化(主要,2012)、去/乙酰化、去/甲基化、去/糖苷化、-SH与-S-S-互变
酶原激活—— 水解特定肽键形成或暴露活性中心
慢速(含量):合成(诱导和阻遏)、降解
酶促反应速率/米曼氏方程(1997,2000,2003,2005,2008,2013)
矩形双曲线:V = (Vmax·S) / (Km+S)
Km:V = 1/2Vmax时底物浓度,Km越小-亲和力越强、与酶浓度无关
最适温度、最适pH(改变酶蛋白状态):酶活性最大
抑制剂
不可逆—— 重金属:与蛋白酶的巯基等共价结合
有机磷农药;与胆碱酯酶丝氨酸的羟基共价结合
可逆
竞争
结构相似
结合部位相同、活性中心内的结合基团
抑制效应与它们浓度有关
Km↑、Vm不变
丙二酸抑制琥珀酸脱氢酶(2014)
磺胺抑制二氢蝶酸合酶(2004,2018)
核苷酸抗代谢物
非竞争
结构不相似
结合部位不同、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
抑制效应与底物浓度无关
Km不变、Vm↓
亮氨酸抑制糖氨酶
哇巴因抑制钠泵
麦芽糖抑制α-淀粉酶
反竞争
结合部位不同
抑制效应随底物浓度增大而增大
Km↓、Vm↓
苯丙氨酸抑制胎盘型碱性磷酸酶
结合酶/复合酶/全酶(2002)
酶蛋白:决定特异性(1999)
可作为活性中心内的组成成分(使底物与催化基团形成正确的空间排列)
可作为活性中心内连接酶与底物的桥梁
可与辅离子产生静电斥力(利于底物和酶的结合)
可促进底物的裂解
辅因子:决定类型(2009)
金属离子
VitB—— 传递电子、氢、基团(如甲基)
维生素
含辅酶时的辅因子:FAD(VitB2)、NAD(VitPP)、NADP(VitPP)、CoA(VitB5)、ACP(VitB5)等(1996,2011)
抗氧化:VitA/E等(2013)
脂溶性:VitA/D/E/K(排泄少、易蓄积)
VitPP/VitB3/烟酸/尼克酸(色氨酸可转变为烟酸)
抑制脂肪动员→VLDL合成↓→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扩张血管、胃肠不适
缺乏
VitA:暗适应时间延长、夜盲症(2013)
VitB1:脚气病
VitB12、叶酸:巨幼贫
VitPP:癞皮病
VitC:坏血病
VitD:佝偻病
VitE:溶血性贫血、神经功能障碍
VitK: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