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大纲
这是一篇关于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大纲的思维导图,涵盖了气流组织基础认知、通风与空调的关联及差异、通风方式、机械通风设计要点、室内空气环境评价指标、技术工具与理论依据以及绿色建筑实践案例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建筑环境学第4章 -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的思维导图,阐述了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多个方面,包括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对稳态热环境的反应、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热湿环境的物理度量、热环境与劳动效率以及人体热调节的数学模型。
这是一篇关于建筑环境学第三章热湿环境的思维导图,从建筑热湿环境形成、得热相关、围护结构热湿传递、其他室内热湿来源、冷负荷与热负荷、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关键概念与思考题七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大纲
一、气流组织基础认知
1. 核心定义:
狭义为具体送回风形式;
广义为送回风口形式与送风参数(风量、风速及方向、风温湿度、污染物浓度)共同形成的室内气流分布
2. 核心价值:
保障室内热湿环境稳定,确保室内空气品质达标
二、通风与空调的关联及差异
1. 共性:均通过通风换气或空气调节,以稀释法实现室内环境控制
2. 差异对比
通风:
仅针对单一参数(温度、污染物浓度等)控制,依赖稀释法调节环境
空调:
实现多参数(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空气成分等)控制;
污染严重场景采用直流式系统,污染较轻场景采用部分回风系统
三、通风的两种核心方式
(一)自然通风
1. 作用原理:建筑开口两侧存在压差ΔP时空气流动,风速由压差决定
2. 压差(驱动力)来源:热压(温差致空气密度差)、风压(室外绕流致建筑周边压力不同)
3. 分类:风压通风、热压通风、风压与热压联合通风
4. 特点:节能(无/低动力消耗)、新风充足,但受建筑设计与气候限制,可控性差
5. 典型形式:中庭通风(热气流上升,下部开口进风)、穿堂风(最大深度5m)
6. 实践案例(绿色魔法学校):深遮阳开窗设计、吊扇调节风速、崇华厅“灶窯通风”(高温/高人数场景仍保障健康通风)
(二)机械通风
1. 作用原理:借助风机、风扇等机械装置产生压力差,驱动空气流动
2. 特点:可控性强(可调节风口、风量控制气流分布),但能耗高、初投资及运行费用高
3. 换气次数:远低于自然通风(自然通风10-几十次/小时,机械通风个位数/小时)
4. 适用场景:配备空调系统的商用建筑、公共建筑、工艺性建筑
四、机械通风设计要点
(一)三种典型气流组织形式
1. 混合通风(稀释法):以实现室内环境均匀为目标,存在混合后空气可能被污染的问题
2. 置换通风(置换法):新鲜气流优先输送至工作区,再携带污染物排出;分为热羽流驱动(<0.25m/s冷风送底部,热源带动热流上升排出)、机械驱动(大风量顶/侧送形成活塞流,用于洁净室)两类
3. 个性化送风:针对个体需求设计,工位独立可调;背景温度达30℃仍能满足热舒适,总冷负荷降低35-50%,新风至呼吸区温差≤6℃
(二)局域保障法
1. 局部送风:含地板送风、工作台/隔板送风、顶部送风,为局部区域提供清洁适宜空气
2. 局部排风:包含密闭罩、柜式排风罩、外部吸气罩、接受式排风罩、吹吸式排风罩五种类型
五、室内空气环境评价指标
(一)理想稀释与置换相关参数
1. 新风通风换气量:由室内污染物允许浓度、室外污染物浓度、室内污染物发生量(如CO₂浓度、吸烟量、VOC发生量等)决定
2. 换气次数(ACH):计算公式为通风量(m³/h)/房间体积(m³),其倒数为名义时间常数,用于评估空间稀释效果
(二)送风有效性参数
1. 空气龄:送风到达室内某点的时间,时间越短空气越新鲜;关联残余时间(空气从当前位置至离开房间的时间)、驻留时间(空气进出房间总时间=空气龄+残余时间)
2. 换气效率:理想活塞流平均空气龄与实际通风平均空气龄的比值(<1),活塞流效率最高(50-100%),下送上排效率为50%
3. 送风可及性(ASA):反映有限时间内送风到达室内各点的能力,稳态时ASA趋近于1
(三)污染物排除有效性参数
涵盖排污效率(活塞流均匀污染源ε=2,充分混合流ε=1)、余热排除效率、污染物年龄、污染源可及性(均与污染源直接相关)
(四)热舒适相关参数
1. 不均匀系数:无量纲,反映温度场与速度场均匀程度(温度系数k_t=温度均方根偏差/温度算术平均值,速度系数计算逻辑同理)
2. 空气扩散性能指标(ADPI):满足风速与温度要求的测点数占总测点数的百分比,需≥80%(有效温差ΔET=(t_i-t_n)-7.7(u_i-0.15))
六、技术工具与理论依据
1. 风压计算工具:通过风洞模型实验或CFD软件获取风压系数K
2. 流动问题力学相似条件:需满足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
3. 关键准则数:欧拉数、弗洛得数、雷诺数、马赫数等(基于π定理,n个物理量、m个基本量纲可转化为n-m个无因次参数)
4. 常用CFD软件:PHOENICS(含FLAIRE模块,可计算PMV与空气龄)、FLUENT(Airpack模块含风口及湍流模型)、STACH-3(清华开发,适配暖通空调场景)
七、绿色建筑实践案例(绿色魔法学校)
1. 节能设计: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选用省电长寿命灯具,侧装灯具节省配电线费用
2. 环保减碳:采用高炉水泥(结构强度提升1.4倍)、水库淤泥制隔墙板(保护水资源)
3. 健康装潢:使用无甲醛/重金属油漆、无卤电线、回收宝特瓶窗帘,配备脚踩式水龙头(省水且防菌)
4. 绿屋顶与绿道路:储水植栽盆+水库污泥陶粒(屋顶降温30℃、室内降温7℃);W生态工法铺面(透水、降温、吸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