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德育
教资模块,包含中学生的品德发展;中学德育: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等内容,需要的可以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中学德育
中学生的品德发展
品德及其结构
(一)态度的含义与结构
1.态度的含义
2.态度的结构 123
(二)品德的含义与结构
1.品德的含义
2.品德的心理结构
(1)品德结构三分法
认识(核心)
情感(△)
行为
(2)品德结构四分法
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
1.皮亚杰三大研究成果的具体内容
2.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
(1)前道德阶段(无道德)(1-2)
(2)他律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强调个人
权威极端(5-8)无守恒性 服从权威
(3)自律或合作阶段(8-11)
有可逆性
(4)公正道德阶段(12-)
(二)科尔伯特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
1.科尔伯特改进实验(无重点)
2.科尔伯特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避免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的水平
第三阶段: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简答)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
2.增强
3.巩固
4.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中学生品德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简答)
1.依从(简答)分为从众和服从
2.认同(主动)
3.内化(主客融合)
(二)影响品德学习的一般因素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简答)
(一)有效说服
(二)树立良好榜样
(三)利用群体约定
(四)价值辨析
(五)给与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德育概述
(二)德育内容范畴
1.政治
2.思想
3.道德
4.法律
5.心理健康
(三)我国中学的德育内容(简答)▲
1.爱国主义教育(永恒主题)
2.集体主义教育
3.劳动教育
4.民主与法制和纪律教育
5.理想和传统教育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全段背诵)☆
(三)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2.德育过程的矛盾(社会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与学生水平的矛盾)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过程
(1)知、情、意、行思想品德四要素
(2)知、情、意、行关系:全面性和多端灵活性
(3)知、情、意、行发展辨析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的过程(三方合力)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1)两化
(2)内外互相作用
(3)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持之以恒)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必考)☆☆
(一)德育原则(必考)☆
1.德育原则的概念
2.我国中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含义
要求123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知性统一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形结合的原则(品行教育原则)互相促进
(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9)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
(二)德育途径(简答)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基本途径)
2.课外活动与其他活动
3.劳动
4.共青团活动
5.校园文化建设
6.班主任工作(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三)德育方法(重点)☆☆
1.德育方法的概念
2.我国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法(知)
方法(简答)1234
(2)榜样法(显性)
方法
(3)锻炼法(行)
(4)陶冶法(隐性)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品德评价
(6)评比竞赛法
(7)个人修养法(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