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艺术学概论》第十二章:艺术鉴赏前两节内容框架整理,包含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上)
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艺术鉴赏: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接受美学
诞生地:联邦德国南部
代表人物
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概念
含义:指在文学作品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美等综合形成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要求,在具体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注意点
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新作品之间应该有一个适当的审美距离,既能让读者出乎意料(创新)又不至于过分超前,使读者的期待视野完全处于陌生环境中难以接受(曲高和寡)
期待视野的不同导致不同读者对于作品的需求与好恶也不同。
伊赛尔:提出了“空白”概念
意义:代表着文艺领域一种崭新的方法论,它把文艺研究的重心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转移到艺术研究和审美心理的研究上,从而使文艺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艺术鉴赏作为审美再创造活动的体现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艺术鉴赏的主体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活动
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掌握各类艺术鉴赏活动的特殊性
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水平
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
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多样性
含义: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出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多样性
原因:艺术鉴赏的本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审美主体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年龄、文化、兴趣等多重因素来进行选择。
一致性
艺术鉴赏的时代性:由于各个时代在社会实践、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从而使得这个时期的艺术风尚产生某种共同性或一致性。
如雕塑艺术,魏晋清瘦 唐朝丰腴
艺术鉴赏的民族性: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美学传统,也形成了各民族艺术中特有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对欣赏主体产生深远影响。
如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等有头有尾,结构严密的叙事方式影响了大众的审美偏好,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审美风尚。
艺术鉴赏的多样性重能发现某种一致性,一致性寓于多样性之中
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保守性
含义: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
原因:由于人的审美心理具有前后相关的连续性,长期习惯多次重复发展为直觉性情感;也与观众的文化层次和美学修养有关,常带有时代与民族的特色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审美心理图示“同化”作品
变异性
含义:鉴赏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是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也会随之发变化。
原因:好奇心和求知欲催发着鉴赏者审美心理的变异
“发生认识论”——人的审美心理图示中“顺应”或调节的功能——鉴赏心理的变异性和发展性
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和变异性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它们表现为鉴赏主体审美经验期待视野中,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的对立统一。
第二节: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注意
含义: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特征:
指向性:就是一种选择性,把需要感知和认识的事物从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来。
集中性:指把主体的全部心理要素集中到所选择的事物之上。
产生原因:主观——主体的心境、兴趣、经验、态度等;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功能
将人们引入到艺术鉴赏的特殊审美心理状态之中,在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鉴赏心境和审美态度。
把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要素指向并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艺术作品,并且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注意稳定性。
感知
含义
感觉
含义: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地位: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
知觉
含义: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在艺术鉴赏的活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点: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和恒常性等基本特征。
重要性
艺术鉴赏活动真正的开始,是从感知艺术作品算起的。
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的关键就是逐步训练和培养自己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联想
含义: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起另一有关的事物,还有由已经想起的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
作用
在审美心理中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使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能使感知的形象内容更加丰富深刻。
在对作品感性形式的直接感受基础上,更加深入的感受感性形式中蕴含的更为丰富的内在意义。
产生条件
客观:艺术作品的内容、情绪等艺术形象。
主观:联想的深度、广度、速度、择优度等受鉴赏主体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情感情绪等主观条件的影响。
想象
含义: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分类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或者图形、音响的示意,在头脑中制造出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意义
想象的突出作用就在于创造,鉴赏者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真正进入欣赏境界,只有依靠想象才能充实艺术形象,完全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鉴赏。
培养和发挥想象力成为人们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丰富的想象力是鉴赏主体在艺术鉴赏中获得更高审美享受的方式。
情感
含义: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
多种心理因素通过情感作为中介,形成有机统一的审美心理
艺术鉴赏活动中的情感活动,以注意和感知为基础,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并通过理解因素在感性里表现理性,在理性里积淀感性
理解
含义:理解指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 一种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