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上古神话学习笔记
中国文学史第一章上古神话讲述了神话的概念、产生和记录、分类、蕴含的民族精神、思维特征、散失和演化、文学影响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上古神话
神话的概念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其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表达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易忘
神话主要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等。(5)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
产生和记录
神话产生的前提:只有当人类可以凭借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领悟的时候,神话才有可能产生。
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和灾难性的自然现象,人们不由自主地会惊奇和恐慌,产生神秘和敬畏的感情,并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自然即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
神话的文献记载:记载神话比较集中的是山海经;神话也散见于经史子集中,如《楚辞·天问》、《庄子》、《淮南子》(淮南子记载了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内容驳杂,包括神话传说、宗教祭祀仪式,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
分类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首都师范2012考题)
始祖神话:女娲造人
洪水神话:大禹治水
战争神话:逐鹿之战
发明创造神话:仓颉造字
蕴含的民族精神
忧患意识、厚生爱民、反抗精神
思维特征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未将自身与自然界分开,如:山海经钟山之神烛阴)
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的、形象的思维(不能让脱离具体的物象,如:山海经对酸与的描写: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
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在先民心中引起恐惧、敬畏或惊喜等情感)
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散失和演化
神话历史化,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由于东周之后的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历史学家将一部分自然神话摒弃于文献之外,另一部分则改造成为历史而融入古史。
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
被道教改造发展为仙话。
文学影响
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
散文:《庄子》说理的精妙和文风的恣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神话的运用。
诗歌:《诗经》(商颂玄鸟、大雅生民)、《楚辞》(天问)。
小说:明清的神魔小说对神话的采用和重塑,代表作为《西游记》。
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
神话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简答题(东北师范2010年考题)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
7个小p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