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政管理体制
下图讲述了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与类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及支出责任。
编辑于2021-09-07 22:50:48第14章 财政管理体制
一、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一)含义
财政管理体制: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1)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因此,通常人们所使用的财政管理体制概念,指的就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二)内容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1)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乡(民族乡、镇)五级。 (2)各级财政部门内部又设置不同业务分工的机构,分别负责各项业务管理工作。
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以下重要原则 1)受益原则 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受益范围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①于全国范围内受益的事权划归中央; ②区域范围内受益的事权划归地方; ③受益范围涉及多个区域的事权划归相关地区政府协商承担,或者由中央政府出面协调由受益地区共同承担。 2)效率原则 3)区域原则 ①将没有区域性特征、需要按统一规划和标准提供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权划归中央政府,如外交、国防事务等; ②具有区域性特征、需要因地制宜来提供的地区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权划归地方,如社会治安、城市供水、公园事务等。 4)技术原则 将规模庞大、需要高技术才能完成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公共工程.
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集权原则: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2)效率原则: 将一些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将一些流动性不强的收入(如以土地为课税对象的收入)、地方政府比较了解税基等基本信息、收入相对稳定的,划归地方政府,既易于操作,征税效率也比较高。 (3)恰当原则:一些调控功能较强的税种,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如关税),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4)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对于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如使用费等),一般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记忆口诀】绩效恰当,收支对等。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类型
1.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
(1)财政联邦制模式 1)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遵循“州余权主义”原则,即在宪法中未指明或者未列举的联邦权属之外的事务,州有权立法和实施。 2)联邦与州在宪法规定的领域内相对独立、平等、互不从属。 (2)联邦制下的财政管理体制模式下,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地方上级财政与下级财政之间没有整体关系,政府间的财政联系主要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墨西哥、印度等国家实行财政联邦制。
(2)财政单一制模式 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划分及与之相适应的财权财力划分,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 财政单一模式下,财政大政方针和主要的规章制度由中央统一制定、安排,地方在中央决策和授权范围内对财政活动进行管理。财政单一制模式下,地方政府拥有的分权水平较低,自主性较小。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实行财政单一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总体上讲,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包干型”财政管理体制 (1)1980-1984:“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2)1985-1987:“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3)1988-1993:包干财政体制 (4)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四)作用
1.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2.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3.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管理体制要以坚持公平、效率原则为出发点,以促进社会稳定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基本目标。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主要内容
含义:简称分税制,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实质: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体系。
1.支出责任划分 中财支央政出:国防、武警经费,外交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中央安排的农业支出,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 地财支方政出: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地方安排的农业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以及其他支出。
2.收入划分 将维护国家板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1)中央收入 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包括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退税,船舶吨税,未纳入共享范围的中央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缴的利润等。 2)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增值税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海洋石油资源税为中央收入,其余资源税为地方收入。 3)地方收入 地方企业上数利润,城镇王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既增强了中央财政统筹配置资源、加强宏观调控的能力,也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滑趋势得到遏制。
(2)増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与改革前相比有明显提高,这对保证中央支出需要、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调节地区间财力差距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分税制改革通过利益机制调整促使各地眼睛向内,调整理财思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减少对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行业的投入,农业和服务业得到加强。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1.问题:主要是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规模过大,项目过多,资金分散,常有配套要求,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偏低。一些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过快,同时财政支出结构固化,财政收入中低速増长与支出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加剧。这些都不利于建设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财政体制改革总的方向:在保持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促进权力与责任、办事与花钱相统一,全面提升国家治理效率。 (1)完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1)适度加强中央事权 2)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 3)明确区域性公共服务为地方事权 4)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 (2)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 将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较大、易转嫁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 将其余具有明显受益性、区域性特征、对宏观经济运行不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或地方分成比例多一些。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财政转移支付及其特点
1.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它通过①垂直的即上一级财政流向下一级财政的资金流动,来实现上级政府对政府的补助,或②从同级的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的资金流动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提供能力的均等化。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他在1928年出版的《财政学研究》中第一次使用这一概念。
2.目的: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3.重要作用 (1)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弥其收支差额,这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基本作用。这一制度增强了地方政府提供本地区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能力,有利于实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纵向平衡。 (2)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各地方之间因财政状况不同而造成的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等。 (3)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的专项拨款,可以对地方的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调节,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
4.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 (1)完整性:有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制度安排 (2)对称性: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的财力,与能够满足该级政府承担、履行的事权职责需求相对应 (3)科学性:实现纵向政府间和横向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5)法制性:转移支付制度在讲多国家都以法律形式予以规范
(二)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1)均衡拨款与专项拨款。 (2)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2.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1)一般性转移支付 1)含义:指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支出,由地方统筹安排。 2)分类: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 [记忆ロ诀]农村资源枯竭,提高县里少数民族的工资,均衡和谐。
(2)专项转移支付 1)含义 指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及事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需要按规定用途使用。 2)用途: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
3.税收返还制度 (1)含义:是将因财政体制改革而集中到中央的收入“存量”返还给地方。 (2)中央对地方税收返种类:增值税定额返还、消费税定额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和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三)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任务
1.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就近管理的优势; 促进地区间财力均衡,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中央出台减收增支政策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原则上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调节。
2.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大幅度减少转移支付项目,归并重复交叉的项目,逐步取消竟争性领域专项和地方资金配套,严格控制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对保留的专项进行甄别,属于地方事务且数额相对固定的项目,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清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
财政事权:是一级政府应承担的运用财政资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和职责。 支出责任:是政府履行财政事权的支出义务和保障。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和保障。
(一)总体要求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2)坚持财政事权由中央決定
(3)坚持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坚持法治化规范化道路
(5)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二)划分原则
1.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受益范围 体现国家主权、维护统一市场以及受益范围覆盖全国的基本公共服务由中央负责; 地区性基本公共服务由地方负责; 跨省(区、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由中央与地方共同负责。
2.兼顾政府职能和行政效率 将所需信息量大、信息复杂且获取困难的基本公共服务优先作为地方的财政事权; 信息比较容易获取和甄别全同性基本公共服务宜作为中央的财政事权
3.实现权、责、利相统一 适宜由中央承担的财政事权执行权要上划; 适宜由地方承担的财政事权决策权要下放
4.激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 避免出现地方政府不作为或因追求局部利益而损害其他地区利益或整体利益的行为
5.做到支出责任与财政事权相适应 按照“谁的财政事权谁承担支出责任”的原则,确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
(三)主要内容
1.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 (1)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 (2)保障地方履行财政事权 (3)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 (4)建立财政事权划分动态调整机制
2.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 (1)中央的财政事权由中央承担支出责任 (2)地方的财政事权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 (3)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区分情况划分支出责任
3.加快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省级政府要参照中央做法,结合当地实际,按照财政事权划分原则合理确定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事权 省级政府要根据省以下财政事权划分、财政体制及基层政府财力状况,合理确定省以下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避免将过多支出责任交给基层政府承担。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共140分,84分及格)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10章=29分)
第1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2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3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4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5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6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微观经济学
第7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8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9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就业失业
第10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宏观经济学
第二部分 财政(7章=23分)
第11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12章 财政支出
第13章 财政收入
第14章 税收制度
第15章 政府预算
第16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17章 财政政策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5章=23分)
第18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平衡
第19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20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21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22章 对外金融关系
第四部分 统计(5章=21分)
第23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第24章 描述统计
第25章 抽样调查
第26章 回归分析
第27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五部分 会计(5章=21分)
第28章 会计概论
第29章 会计循环
第30章 会计报表
第31章 会计报表分析
第32章 政府会计
第六部分 法律(5章=23分)
第33章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34章 物权法律制度
第35章 合同法律制度
第36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37章 其他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