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原知识汇总
医学免疫学第三章抗原讲述了性质与分子结构基础、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种类、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关于人卫第九版-外科学-胸部损伤思维导图,总结了肋骨骨折、 气胸、血胸、 创伤性窒息等。
人卫第九版-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食管思维导图,总结了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食管的狭窄部等。
人卫第九版-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咽思维导图,包含咽的位置和形态、咽的分部等,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抗原
性质与分子结构基础
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
★免疫反应性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蛋白质大分子) 半抗原:只具有免疫反应性(小分子、药物-青霉烯酸)
抗原特异性
①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
②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
专一性 【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产生的抗体, 不与乙肝病毒所含其他抗原(如:核心抗原)结合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
★抗原表位
抗原结合价
1个半抗原相当于1个抗原表位
【分类】
①空间结构
顺序表位/线性表位:连续
构象表位:不连续
②识别
T细胞表位:抗原分子任意部位、需MHC分子、线性表位、蛋白多肽
CD8⁺T细胞表位:8-10个氨基酸
CD4⁺T细胞表位:13-17个氨基酸
B细胞表位:抗原分子表面、5-15个氨基酸
半抗原-载体效应
共同抗原表位、交叉反应
★交叉抗原
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分子的理化、结构性质
①异物性:亲缘关系远↑、免疫原性↑
②化学属性: 大分子有机物、蛋白质>多糖、脂多糖>DNA、组蛋白(无)
③分子量:分子量↑、免疫原性↑
④分子结构:复杂性↑、免疫原性↑
⑤分子构象:化学基团性质、位置、空间构象
⑥易接近性:易接近性↑、免疫原性↑
⑦物理性状:聚合>颗粒性>可溶性
宿主的特性
遗传因素
年龄、性别、健康状态
青壮年>幼年、老年
雌性>雄性>怀孕雌性
感染、免疫抑制剂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量:适中>过低、过高
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口服
频率:适当间隔>频繁注射
免疫佐剂
弗氏佐剂→IgG类抗体
明矾佐剂→IgE类抗体
种类
诱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激活B2细胞、MHC限制性、抗体:IgM、IgG、IgA
蛋白质抗原(病原微生物、大分子化合物、血清蛋白)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
激活B1细胞、抗体:IgM
TI-1 Ag
细菌脂多糖(LPS)→抗原表位+丝裂原性质
TI-2 Ag
婴儿、新生动物不应答
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
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
溶血性链球菌、人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组织
O14血清型大肠杆菌、人结肠黏膜→IgG抗体
异种抗原
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植物蛋白
治疗用动物抗血清
异种器官移植物
对人而言
同种异型抗原/同种抗原/同种异体抗原
血型抗原:ABO系统、Rh系统
人白细胞抗原(HLA)
自身抗原
独特型抗原
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
★内源性抗原
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
(胞质内加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提呈→被CD8⁺T细胞识别
★外源性抗原
细菌蛋白
(内体-溶酶体降解)→抗原肽+MHCⅡ类分子→提呈→被CD4⁺细胞识别
其他
天然抗原、人工抗原
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
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核酸抗原
移植抗原、肿瘤抗原、自身抗原
过敏原、耐受原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超抗原(SAg)
无MHC限制性、激活CD4⁺细胞
激活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因子
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E(SEA-SEE)、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
佐剂
生物性佐剂
卡介苗(BCG)、短小棒状杆菌(CP)、 脂多糖(LPS)、细胞因子(GM-CSF)
无机化合物
氢氧化铝
人工合成物
双链多聚肌苷酸-胞苷酸、低甲基化CpG寡核苷酸
有机物
矿物油
脂质体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
【作用机制】
延缓抗原降解、增强抗原提呈、扩大免疫应答
弗氏完全佐剂(FCA)
灭活结核分枝杆菌、矿物油
弗氏不完全佐剂(FIA)
应用于人类疫苗的佐剂
铝盐、MF59™(水包油型乳剂)、MPL®(糖脂)、病毒样颗粒(VLP)、 免疫增强的再造流感病毒小体(IRIV)、霍乱肠毒素(CT)
丝裂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