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资科目二初中第一节,从教育的含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功能、教育的起源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的含义
【单选】“教育”的由来
1.两个人 2.两本书 3.两地位
孟子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地位)《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东汉)
首次解释教育(地位)《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单选、辨析】教育的概念
1.广义分类 2.狭义教育指的是什么 3.概念的混淆
广义
一切的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
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
影响人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狭义
主要是学校教育
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主导)
受教育者(主体)
教育影响(纽带)
3.教育的属性
【单选、辨析】教育的本质属性
1.本质属性是什么 2.地位 3.三个关键词(用例子的方式进行考察)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地位:(1)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单选、辨析】教育的社会属性
1.识记(包括哪些) 2.理解(例子) 3.区分(历史性与继承性)
口诀:永历民生长相接济
1.永恒性:人在教育在(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古今不同
3.长期性:培养人周期长 (例: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4.继承性:古今相同(文化是一种传承和发展)
5.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但不完全同步)
(1)自身规律(不与政治经济完全一致)
(2)不平衡性(既可以超前于政治经济,也可以滞后于政治经济 )
超前:印度
滞后:中国
6.生产性:潜在的投资
4.教育的功能
作用的对象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推动社会发展变迁、促进社会流动)
性质
正向功能(积极促进)
负向功能(消极阻碍)
呈现的形式(显性和隐性功能可以互相转换)
显性功能(计划性)
隐形功能(非预期、隐藏性)
【单选】5.教育的起源
1.理论+观点+人物对应:本能生利息 心理仿孟禄 米凯爱劳动 2.地位【生物(第一个正式提出)、劳动(最正确、最科学、金钥匙)】 3.对比(心理、劳动)
神话起源(最古老)
生物起源(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心理起源(人类独有、无目的、不需要社会性)
相同点和区别
相同点:都否定了社会性和目的性
区别:生物起源认为动物也有,心理认为只有人类独有
劳动起源(最科学、最正确、金钥匙)
6.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
无阶级、无等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教授的也是生产劳动的知识)
古代社会(有阶级,劳教分离)
中国
奴隶社会【学习六艺:礼乐(核心)射御书数】
夏朝
庠(中国最早的学校)、序、校
出现了是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
商朝
小学(最早的小学)
西周
国学(王都之内)乡学(王都之外)
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只有官员的子女才能接受教育,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春秋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
封建社会【学习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战国
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
私学兴盛,儒墨显学
两汉
太学(当时的最高学府)、鸿都门学(中国最早的专科学校)
察举制(自下而上的一种推荐)、征辟制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
六学二馆(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
针对于统治者内部而言
科举制(隋炀帝设进士科,源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废于清朝)
宋元
书院
科举制
明清
科举制(1905年废除)
西方
奴隶社会
斯巴达(培养军人和武士)
尚武
雅典(培养政治家和商人)
崇文
封建社会
教会学校(七艺)
三科
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学校
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近现代社会
有阶级性,劳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