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论 】 考研必备。唯物论包括物质观和意识观,列宁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被人的感觉感知,不依赖感觉存在,为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这是一篇关于唯物史观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归纳总结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知识点,比较系统全面。可直接背诵记忆。
无机化学之化学热力学基础归纳总结,考研必备!包括热力学基础知识、热化学、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三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唯物论
物质观(本源)
物质的范畴
恩格斯
确定的物与物质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
列宁
定义
客观实在,被人的感觉感知
不依赖感觉存在
为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定义方式
根据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对物质定义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
物质与运动
运动的定义
变化,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在运动
批判两种错误观点
否认物质
唯心主义
否认运动
形而上学
运动与静止
静止的定义
物质的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
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相互联系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依赖、渗透、包含
否定运动
否定静止
诡辩论
物质运动与时空
时空
时间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一维性
空间
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型
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关系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时空的特点
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绝对性
时空绝对存在
相对性
当物质的速度超过一定极限,空间扭曲,时间快慢变化
有限性
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
无限性
所有事物的时空是无限的
意识观 (派生)
概念
意识是物质世界(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来源
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 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是人独有的)
本质
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补充: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语言是物质,表达的意思是意识
作用
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创造性
指导实践和改造客观世界
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 与物质的 辩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 的关系
矛盾/对立统一
1.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2.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庸俗唯物主义: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
3.物质不能代表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1.物质可以转化(变化)为意识, 意识可以转化(变化)为物质;
通过实践
2.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 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物质具有客观规律性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规律优先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1.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世界的物质 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 统一性原理内容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1可以批判 二元论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1-2批判 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1-3批判 旧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除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包括古典,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等。 又被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或者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世界的物质 统一性原理体现
世界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 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补充:意识不是物质, 意识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劳动→实践,实践是物质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与 其他哲学派别 的联系和区别
马哲和唯心 主义(一元)
区别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
2.马哲在认识问题上坚持能动反映论,唯心主义坚持先验论
3.马哲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唯心主义部分坚持
4.马哲在历史观上是唯物的,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联系:都是可知论(一元论)
只有二元论不可知
马哲和旧唯 物主义哲学
联系:都是唯物主义,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
1.马哲在认识论上坚持能动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坚持机械反映论
2.马哲彻底坚持辩证法,旧唯物完全不认同辩证法
3.马哲在历史观上唯物,旧唯物在历史观上唯心
* 4.马哲坚持实践的观点,旧唯物没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践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补充
实践
实践是物质和 意识之间的唯一桥梁
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 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 3.实践构成了 社会发展的动力
易混淆 概念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 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关系
词性不同(运动和时空)
词性相同(运动和静止都是描述物质状态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