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
适合体育新闻传播学的学生用,包含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社会分成、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社会流动与体育关系等。
编辑于2021-09-26 10:45:19第二章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
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
社会分层
★含义 社会中的人们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是社会系统的重要因素。
★社会分层的标准:财富:权利、声望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三种秩序:法律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社会分层和体育制度之间相互影响
社会分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体育制度的形式,影响人们的体育参与(古代奥运会是贵族娱乐的场所,由一些专供贵族 娱乐的奴隶参加且拒绝女性参加)
体育制度影响体育参与者的社会分层结果,促进阶层再造(市场主导的体育制度常由经济标准决定参与者的社会地 位,比如拥有最有价值球员的运动队更具有话语权:国家主导的体育制度常由政治标准决定参与邪恶的社会地位,谁有 相关权利,谁就能承办赛事、决定规格等)
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现象
运动项目的社会阶层(不同社会分层地位的人参加运动项目的偏好不同。竞技体育领域,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也 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层特点,如举重、摔跤等运动员多出自农村,而被视为绅士运动的击剑运动员则大多来自城市家 庭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体育参与的权财分层主要体现在商业性的体育活动中,如很多单项体育运动的国际比赛是由企 业家和体育俱乐部老板操纵、有钱人包厢看体育比赛等)
体育参与的职业分层(以体育为职业的人之间可以形成特定的阶层)
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分层(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当然参与和或然参与、终身参与和间断性参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 与)
体育运动的技术分层(按照人们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的等级情况进行分层,例如国际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 二三级运动员)
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
社会流动
★含义 一定社会分层体系下的社会位置或社会地位的变动过程和现象。
影响因素 ①社会流动是由社会分层决定的,一方面社会分层结构影响社会流动的方式,另一方面社会流动又改变着社会分层的结构。 ②社会制度改变影响社会发展,进而影响社会分层体系的改变,社会流动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改变。
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
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
垂直流动指体育参与者或从业者的向上或向下流动,这种社会流动的结果改变了他们处于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位置。 例如运动员从省队选拔到国家队,或由运动学校退回业余体校都是垂直流动。
水平流动指体育参与者或从业者不改变社会地位层级,只改变了群体、组织过地区关系的流动。 例如外国球员进入我国职业联赛,外国教练到中国来任教,中国优秀运动员到其他国参加职业比赛等等。
自然流动与非自然流动
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运动员退役后转入体育院校学习是自然流动,体育院校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到学校任体育教师,到体校任教练 等。
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能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体育社会内 部机制的紊乱,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例如专业运动员以各种身份出现在大学生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再比如退役运动员到与其经历、 身份和声誉不相符的专业去工作等。
体育的职业流动
水平流动,越来越频繁
向上流动多于向下流动。
非自然流动、结构性流动增加
体育人才个人流动增加、范围加大、速度加快。
流动中的经济因素凸显
体育界与外界的流动逐步增加
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
社会控制(名词解释)
指一切正式的法律制度以及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宗教、伦理道德等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过程或手段。
体育的社会控制体系
合法性控制(正式控制或硬控制)
法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政治的控制常常是通过立法来实现的。宪法是控制国家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所有的体育活动必须在宪法范围内进 行。 体育活动也要受到其他相关领域法律的控制。所有体育活动必须符合文化、教育、卫生、工商、税务等有关方面的法 律规定。
制度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运动员、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体育竞赛制度等
行政力量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制定方针政策、规划、调度体育娱乐市场政策等进行宏观调控。
纪律对体育行为的控制
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
合理性控制(非正式控制或软控制)
社会规范对体育的控制
道德规范对体育的控制
风俗对体育的控制
信仰和信念对体育的控制
体育的社会控制作用★
减少人类的攻击性行为
用体育运动培养竞争意识,同时消释社会竞争中表现出来的攻击、侵略天性。
充当人类社会的安全阀
成为发泄攻击性的场所,有意识、带责任感的、并在种种规范的控制下发泄自己的攻击性和侵略性行为。
对国际争端的缓解作用
促进不同种族或团体间人与人额的相互认识,促使人们为共同的利益奋斗和团结。
对社会犯罪的抑制作用
体育可以丰富闲余时间、锻炼身体、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同时给青少年一定的刺激。
体育社会控制的机构★
体育的行政机构
体育行政机构包括各级体育的政府领导、管理部门。
政府对体育的管理和介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民族体质,维护社会健康
加强主要政治观念与价值观念一致性,促进社会团结
提高国家和群众组织、社会团体的威信和知名度,提高公民对政治领袖的支持率
保护公共体育秩序
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市场繁荣
体育的事业、企业机构
体育事业单位主要有各级各类学校、业余体校、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体育科研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⑤体育新闻 出版单位、体育博物馆、行政性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部门开设的医院及门诊部等等。 我国体育的事业单位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县以下基本没用体育事业单位,再加上体育社团发展不足,严重阻碍 了基层体育的发展。
体育的企业单位包括生产体育产品的企业、经营性管理的体育场馆、体育娱乐市场的经营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育俱 乐部、体育中介机构、体育事业单位兴办的第三产业等等 我国体育产业主要领域已打开,体育市场逐渐发育,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框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体育的社会团体
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的种类
竞技运动类社团
社会体育类社团
体育科学学术社团
体育观众社团
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
体育经济型社团
体育社团的性质★
民间性
非营利性
互益性
同类相聚性
体育社会团体的功能★
代表群众参与政治活动
协助政治体育部门完成某些政府职能
成员发展
维护成员的个别权益和群体权益
我国体育社团存在的基本特征★
体育社团的整体基础薄弱
原因
从文化传统角度看,缺乏独立人格
从政治历史角度看,旧体质形成的人的行为方式妨碍了人们的结社参与,人们的权利意识淡薄,事事依赖政府和单 位,形成了对民间社团的社会需求不强烈。
从我过体育运动发展的角度看,片面强调竞技体育的政治功利价值。将竞技体育局限在较小的、政府直接管辖的范围 内,体育社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表现
体育社团的性质,功能不够明确,社会成员不能明确区分政府行为和社团行为,因此对体育社团的 存在不够理解和支持
政府对体育社团的宏观控制手段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体育社团的行为哦难以规范
国家对体育社团的体系结构缺乏总体规划
体育社团的官民二重性
民间与政府对社团的双向推动
民间与政府的组织交叉
服务与管理功能的错位
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主要表现
体育用品缺乏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低下
体育用品市场整合度低,多是劳动密集型,承担大量世界名牌的加工
体育竞赛表演质量不高,管理水平低
健身娱乐业多头管理,无序发展
体育经纪人行业刚刚兴起,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长期的计划经济
中国体育社团不能得到正常发展的原因
“举国体制”的惯性力
体育行政部门错误定位的“合理性”
体育目标的政治化
体育改革稳定优先与体育社团要求自主发展之间的矛盾
传统文化观念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