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中国革命历史
革命胜利的阶段,从开眼看世界到建立新中国,百年的屈辱得以洗刷。包含第一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维新运动等。
下图汇总了短视频的知识内容,包括短视频定义、特点、兴起原因、叙事特征、问题、措施、新特征、对青少年影响等。
《大众传播学导论》——人类传播的六种主要类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近代中国革命历史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
条约
1842《南京条约》、1843《虎门条约》
1844: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损失
破坏主权和领土完整
破坏领海主权
破坏司法主权
破坏关税主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级关系
地主阶级→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农民阶级→贫农或雇农
工人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民族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1841:广州三元里抗英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学技术:洋务运动
必然失败: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事业
兴办近代企业
建立新式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意义
促进民资发展
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失败原因: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
1895: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学制度:维新运动
变法内容
政治:改革行政机构
经济:保护工商业
文化:创设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派人出国留学
维新派VS守旧派(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第一次正面交锋)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
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移风易俗,开社会新风
失败原因
民资力量弱小
自身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惧怕人民群众: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范围内
义和团运动
瓜分中国图谋破产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
1901:清末新政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
废科举、派留学生、鼓励工商业
1905:同盟会
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民族:没有明确反帝
民权:难以保证广大民众权利
民生:“平均地权”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革命派VS改良派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1911:武昌起义
打响起义的第一枪
掀起了辛亥革命高潮
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1912:清帝退位
封建帝制覆灭
1912:中华民国建立
南京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企图承认不平等条约换取列强承认
没有提出任何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
辛亥革命
结束帝制,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推翻清王朝,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
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
移风易俗
失败根源:民资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北洋政府统治(1912-1928)
性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
内容
政治:军阀专制
经济:维护帝、地、买利益
文化:尊孔复古
1915: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个性解放;提倡新文学
“打倒孔家店”(理性批判)
前所未有、空前深刻
对封建主义进行无情批判
为马克思在中国传播准备条件
局限
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少数人的呐喊
没有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
十月革命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经济落后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 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1919:五四运动
导火索: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真正的群众运动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
民主不再是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多数人的民主; 科学除了自然科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发挥指导作用
1921:中国共产党诞生
开天辟地大事变
新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国民大革命(1924-1927)
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
五卅运动(掀起大革命高潮)
北伐战争
群众动员广泛
斗争规模宏伟
革命社会内涵深刻
失败(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客观:敌强我弱
主观
右倾错误,放弃领导权
不善于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共产国际不切实际的指导
教训
领导权
农民问题
武装斗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1927:八七会议(清算右倾错误)
南昌起义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4:遵义会议(军事和组织)
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
1931: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1935:华北事变(侵占华北)
1935.12: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西安事变
1937.2: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7.7: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1937.8:洛川会议:全面抗战
1937.9:《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9:平型关大捷(粉碎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8.9:六届六中全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9.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
1941.5:延安整风(思想):反对主观主义
1945.4:中国七大(毛泽东思想到写入党章)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6:土地改革《五四指示》
改“减租减息”为“耕者有其田”
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1949.3七届二中全会: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1949.4.2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1949.9.21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共同纲领》
中国革命胜利✌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工农统一战线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国共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