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植物保护通论
考研知识点归纳。包含绪论:植物保护概念、植物保护的目的方法;植物病害:植物病害、植物病原物、病原物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植物保护通论
第一章 绪论
植物保护概念
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3R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獗、有害生物抗药性
3致:致畸、致癌、致突变
植物保护的目的方式
目的:采取适宜的措施和策略,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避免生物灾害,最终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方式
治:治是指有害生物发生流行达到经济危害水平时,采取措施阻止有害生物的危害或者减轻危害造成的损失。 防:防是阻止有害生物与植物的接触和侵害,或阻止有害生物种群的增长
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产生有毒物质、限制一种植物在某一地区继续种植
第二章 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
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影响,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干扰,生长发育受影响,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出现病变,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甚至死亡。
类型: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
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可以在植物个体间进行相互传播的病害;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非侵染性病害
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不可以在植物个体间进行相互传播的病害;风雨雷电,土壤、肥料、农药、农事操作、大气、水分、温度等
子主题
症状
植物在受到病原物的侵染后,植物自身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植物发病后外观表现出来的反常状态。包括病状何病征。
病征:病原物在发病部位表面形成的各种结构
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病毒和非侵染性病害无病征
病状:病状是植物在发病部位表现出的特征
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病害三角”:植物、病原和环境.“病害四角”:植物、病原、环境和人类干扰
植物病原物
病原物特性
寄生性
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和水分的能力称为寄生性。这种生物称为寄生物,而被寄生的生物称为寄主。
⑴.专性寄生物 ⑵.兼性腐生物 ⑶.兼性寄生物 ⑷.专性腐生物
致病性
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致植物病害的能力。这种生物称为病原物
种类
真菌
生活史
真菌从中孢子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到再产生同种孢子所经历的过程,它是真菌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任务完成。
真菌的繁殖体
无性生殖、无性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有性生殖,、有性孢子:休眠孢子、 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真菌的营养体 :菌丝体、吸器。真菌组织体:菌核、子座和菌索等
主要类群
鞭毛菌亚门
绵霉菌 ◇ 引起水稻烂秧的稻绵霉
腐霉菌 ◇ 可引起多种作物幼苗的根腐、猝倒以及瓜果的腐烂,如瓜果腐霉
疫霉菌 ◇ 可引起多种作用的疫病,如马铃薯晚疫病
霜霉菌(霜霉菌是鞭毛菌亚门中最高级类群)
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
接合菌亚门
引起果腐以及薯的软腐和瓜类花腐。如引起甘薯软腐病的葡枝根霉接合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子囊菌可产生4种类型的子囊果: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座
担子菌亚门
黑粉菌 ◇ 引起麦类散黑穗病的黑粉菌和引起小麦腥黑穗病的腥黑粉菌。
锈菌 ◇ 锈菌生活史中可产生多种类型的孢子,最多为5 种:性、锈、夏、冬、担孢子
半知菌亚门
丝孢菌 ◇ 引起稻瘟病的灰梨孢、玉米小斑病的玉蜀黍平脐蠕孢、棉花枯萎病的尖镰孢、棉花黄萎病的大丽轮枝孢等
黑盘孢菌 ◇ 引起棉花、麻、苹果等炭疽病的胶孢炭疽菌
球壳孢菌 ◇ 引起茄褐纹病的拟茎点霉、稻尖叶枯病的稻生叶点霉等
无孢菌 ◇ 引起水稻等纹枯病的立枯丝核菌、麦类纹枯病的禾谷丝核菌
病毒
由和酸核蛋白质组成,需要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才能够完成自身复制的非细胞生物
稀释终点(限点):病毒组织叶液加水稀释,使病毒保持侵染力的最大稀释限度。
失毒(热、钝化)温度:病株组织叶液经10分钟热处理后,使病毒失去传染能力的最低温度。
体外保毒期(存活期):病株组织叶液在20℃—22℃室温下能保持其传染力的最长时间。
类别
卫星病毒:无同源性的RNA分别存在于两种大小不同的粒体中,小的必须依赖大的才能侵染和增殖,小的称为卫星病毒,大的称为辅助病毒。如烟草坏死病毒。
类病毒:它是一类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分子量比病毒更小的RNA。耐热性比病毒高,可以通过汁液摩擦传染,有的还可通过蚜虫,花粉传染。如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苹果锈果类病毒。
原核生物
是一类有或无细胞壁的单细胞生物,细胞核无核膜。主要包括细菌和菌原体。
细菌
细菌属原核生物界的单细胞生物,大多数杆菌,不产生芽孢和荚膜,除棒状杆菌属外,革兰氏染色都是阴性,大多有鞭毛。以裂殖方式繁殖。
菌原体
无细胞壁,无鞭毛等,无革兰氏染色反应。植物菌原体包括植原体和螺原体。植原体形态多样,不能人工培养。螺原体线条状,在对数生长期为螺旋状,在含甾醇的培养基上菌落成“荷包蛋”形。
分类
薄壁菌门、软壁菌门、厚壁菌门
植物线虫:寄生在植物体内或者体外的取食植物汁液的一种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垫刃目和滑刃目
寄生性植物:由于缺少足够的叶绿素,或某些器官退化使其自生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来营养自己,从而营生生活的植物。菟丝子、列当
病原物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原物侵染过程
指病原物从侵入寄主到寄主开始发病的过程,称之为病程。反映了寄主与病原物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的关系。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病害循环
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整个过程,也称作侵染循环
初侵染:越冬(夏)后的病原物对寄主引起的最初侵染。
再侵染:初侵染发病后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经过传播,又侵染健康的植株,再侵染的次数与病害的潜育期有关。
病害流行的类型
1.积年流行
2.单年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