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性止血笔记
下图介绍了生理性止血的内容,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凝固、凝血因子、凝血过程、血液凝固的复兴调控。
这是一篇关于糖代谢之糖的有氧氧化的思维导图,包括其氧化的阶段等内容,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本导图讲述了糖代谢的知识内容,包括糖的摄取与利用、糖分类、糖的生理功能、糖的无氧氧化等,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学习酶的调节的知识内容,包含酶活性的调节、酶含量的调节等,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血液
生理性止血
过程
血管收缩
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神经调节
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自身调节
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体液调节
血小板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凝血过程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内源性凝血途径(参与的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F12与异物结合被激活,进而激活F11,(表面激活);F11a【ca+】激活F9,F9a【ca+】与F8a(辅因子,提速)结合进一步激活F10;
外源性凝血途径(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跨膜糖蛋白)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凝血过程)【更快】
组织因子与(F7中存在活化状态的F7a)F7a【ca2+】结合成F7a-组织因子复合物
激活F10【组织因子既是受体(定位损伤部位),也是辅因子(正反馈)】
激活F9,同内源激活F10,也能正反馈激活F7
F10a【ca+】与F5a(辅因子)结合激活F2(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酶促进F1转化(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参与血小板聚集))
凝血酶原的激活
纤维蛋白的形成
血清比血浆:缺少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增添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血液凝固的负性调控(体内抗凝系统)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
纤维蛋白与凝血酶高亲和力(加速凝血反应,避免凝血酶向周围扩散)
进入循环的活化凝血因子可被血液稀释,并被血浆中的抗凝物质灭活和被单核吞噬细胞吞噬
生理性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抗凝血酶
蛋白质C系统——蛋白质C,凝血酶调节蛋白,蛋白质S和蛋白质C的抑制物
活化的蛋白质C: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肝素(酸性黏多糖,具有抗凝作用)
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产生
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活性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促进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释放,肝素在体内抗凝作用强于体外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催化
凝血酶催化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凝血酶原
血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