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立法
法硕法理学之立法笔记,包括立法概述、立法原则、立法的程序三部分内容,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法硕法理学之法律职业与法律办法笔记,包括法律职业的特点和分类、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解释的特点分类方法等内容。
法硕法理学之法的实施笔记,包括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的含义、构成要素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立法
立法概述
法律制定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概念
狭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广义:所有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活动
特点
立法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
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机关
立法是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的活动
立法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
立法是一项系统性、多层次性的综合性法律创制活动,包括创制、修改、补充、认可、废止等
立法的目标在于产生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立法权与立法体制
立法权
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补充、修改、认可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立法体制
对立法权限进行划分后所形成的体系
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一般采用一元立法体制;
实行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一般采用二元或多元立法体制
中国立法体制:一元二级多层次多分支 形成了既统一又分层次的宏观立法格局
我国当前立法体制形成的必然性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这意味着我国的立法权必须相对集中于中央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立法权必须相对集中于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差异大,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立法权不能全部集中于中央,地方特别是民族自治地方也应当享有一定的立法权,以适应不同地方的发展需要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阶段,法律尚不完备,这就决定了行政机关也必须享有一定的立法权,以满足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
2015年《立法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授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设区的市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规范部门规章权限
部门规章不能设定减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体、民主立法
加强备案审查
应当反馈,可以公开
立法原则
合宪和法制统一原则
合宪性原则
主体合宪
内容合宪
程序合宪
依法立法原则
法制统一原则
要求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应当内部和谐统一,协调一致
统一立法尺度任何法律不得违背宪法,地方法规不得违背中央法规
避免法律规定的重复
避免法律规定的矛盾
科学性原则
要求立法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
具体要求
立法者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
科学合理的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保证法律规范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民主性原则
立法内容的民主
立法活动和立法程序的民主
立法主体的组成要民主
立法过程要公开
立法主体的活动要民主
立法的程序
立法程序概述
广义
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在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步骤和方法
狭义
国家最高机关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法律的程序
立法程序
法律案的提出
全人大代表团或30名以上代表,全人大主席团,全人常,全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最高法和最高检享有立法提案权
法律案的审议
阶段
由全人大有关专门委员进行审议
立法机关全体会议的审议
结果
提交立法机关表决
搁置
终止审议
法律案的表决
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法律案的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人大和全人常的决定,公布法律
立法程序的特征
立法程序是法律规定的程序
立法程序规定了立法步骤和方法
立法程序是所有立法环节必须遵守的程序
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
行政法规的立项
行政法规的起草
行政法规的审查
行政法规的决定与公布
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有关国防建设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共同签署国务院令、中央军事委员会令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