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应激思维导图
病理生理学应激思维导图,包括:概述、应激的全身反应、应激时机体的功能变化、应激损伤与疾病、应激性损伤防治和护理的病理生理基础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应激 STRESS
概述
应激的概念
应激 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可使机体处于警觉状态,有利于增强机体的对抗或逃避能力,有利于机体在变动环境中维持自稳态以增强适应能力。
应激源的概念和分类
凡事躯体的、精神的或社会上因素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皆可成为应激原。
外环境因素
内环境因素
机体自稳态失衡
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的分类
根据应激原对机体的影响程度
生理性应激(良)
病理性应激(劣)
根据应急源的性质不同
躯体应激(理化、生物)
心理应激(心理、社会)
根据应激原做用的时间长短
急性应激
慢性应激
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
警觉期(唤起状态)
在应激作用后 迅速出现,是机体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此期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有利于调动机体增强抵抗或逃避损伤的能力。但本期持续时间较短。
抵抗期
如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 在警觉期之后,机体将进人抵抗或适应阶段。此期机体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的警觉反应逐步消退,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表现出适应抵抗能力的增强,但同时消耗防御贮备能力,对其他应激原的非特异抵抗力下降。
衰竭期(被耗竭)
如果强烈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机体,将耗竭机体的抵抗能力,进人衰竭期。警觉期的反应可再次出现,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此期出现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出现,如出现应激相关疾病,一个甚至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应激的全身反应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NE)
基本组成
LSA 系统的基本组成为脑干蓝斑及其相关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中枢位点)
基本效应
中枢效应
该系统的主要中枢效应是引起应激时的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外周效应
主要表现为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儿的浓度迅速升高。
增强心脏功能
调节血液灌流
改善呼吸功能
促进能量代谢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C)
基本组成
HPA系统的基本组成为下丘脑的室旁核(中枢位点)、腺垂体和肾上腺皮质。
基本效应
无论是从躯体直接来的应激转入信号,还是经边缘系统整合的下行应急信号,皆可引起室旁核CRH神经元分泌CRH增多。
应激时GC增加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升高血糖
抑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生成、释放和激活
维持心血管系统对CA的正常反应性
GC的持续增加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慢性应激时)
抑制免疫性
抑制生长发育
抑制性腺轴
抑制甲状腺肿
其他 血脂升高,血糖升高,并参与形成胰岛素抵抗等。
其他
除LSA和HPA系统以外,应激还可引起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热休克蛋白
HSP的基本组成
HSP是一种在进化上十分保守的蛋白质,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的各种生物体,同类型hsp的基因序列有高度的同源性提示,他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十分重要。
HSP的生物学功能
其功能涉及细胞的结构维持、更新、修复、免疫等,最基本功能为帮助新生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以及损伤后的复性与降解。
主要表现
结构性HSP 帮助新生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结构维持(分子伴娘)
诱生性HSP 蛋白质的修复或移除
急性期反应蛋白
APP的构成及来源
AP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也可产生少量。
APP的生物学功能
抗感染、抗损伤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结合、运输功能
其他 血清淀粉样A蛋白能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等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皮层高级部位,在应激反应中起调控整合作用是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
心血管系统
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消化系统
消化功能的典型变化为食欲降低,严重时甚至可诱发神经性厌食症,主要出现在慢性应激时,可能与CRH分泌增加有关。
免疫系统
应激时变化最明显的激素为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两者对免疫系统主要效应都显示为抑制,因此持续应激常会抑制免疫功能,甚至发生功能障碍,诱发自身免疫。
免疫细胞可释放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在局部或全身发挥作用,参与应激反应的调控。
免疫细胞还可产生具有神经-内分泌激素样作用的细胞因子。
血液系统
急性应激时,血液表现出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和凝血功能的增强,全血和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骨髓检查可见巨核细胞系的增生。
慢性应激时,患者可能出现低色素性贫血。
泌尿、生殖系统
应激时泌尿功能的主要变化为尿量,减少尿比重升高,尿钠浓度降低。
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亦引起肾血管收缩
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
应激损伤与疾病
应激性溃疡
概念
应激性溃疡是指在机体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机体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溃疡、渗血,甚至穿孔的病理过程。
发生机制
黏膜缺血
胃、十二指肠黏膜缺血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其缺血程度常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氢离子反向弥撒
在胃粘膜血流灌注良好的情况下,反向弥散至粘膜内的H+可被血流中的HCO3-中和或被携走,从而防止H+对细胞的损害。
应急溃疡若无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在原发病得到控制后,通常与数天内完成愈合。
无溃疡病史、急性发作、多发性浅表性、愈合性 特点
应激相关疾病
应激与心血管功能障碍(触发器)
高血压
长期的高负荷应激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升高。
动脉粥样硬化
血压升高
血脂升高
血糖升高
心律失常
情绪心理应激易在冠状动脉已有病变的基础上诱发心律失常,致死的主要原因为心室纤颤。
应激与免疫功能障碍
自身免疫病
免疫抑制
慢性应激时免疫功能低下。
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
应激与生长轴和甲状腺轴
慢性应激时可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延迟。
急性应激时GH升高。
应激与性腺轴
应激相关心理、精神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是在经历威胁性、灾难性等严重创伤和情绪应激后的一种延迟或持久的精神障碍反应。,以及和延缓或持久的精神障碍
应激性损伤防治和护理的病理生理基础
排除应激源
恰当的心理治疗、护理
及时诊断、治疗应激性损伤
补充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