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了GDP、GNP、CPI、货币、基金、利率、外汇、银行、通货紧缩和膨胀等大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帮助你大概了解经济学的入门知识,快速在脑中形成印象。
编辑于2019-08-24 16:24:24微观经济学的详细概念,包括基本原理、经济学的本质、相互依存性、供给与需求、弹性、供给与需求、税收、国际贸易、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税制、企业行为、竞争市场、垄断等内容。介绍十分详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非常快速的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已经入门的同学来说,可以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梳理。
介绍了指数型基金、ETF基金、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和混合基金的相关知识。是基金投资入门的不二之选。能够快速对基金市场进行了解,对初学者十分友好,欢迎使用。
从大数据的价值讲起,分析获取大数据价值的办法,与大数据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大数据危害。帮助你快速对大数据相关的概念建立起印象,是入门的不二之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微观经济学的详细概念,包括基本原理、经济学的本质、相互依存性、供给与需求、弹性、供给与需求、税收、国际贸易、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税制、企业行为、竞争市场、垄断等内容。介绍十分详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非常快速的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已经入门的同学来说,可以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梳理。
介绍了指数型基金、ETF基金、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和混合基金的相关知识。是基金投资入门的不二之选。能够快速对基金市场进行了解,对初学者十分友好,欢迎使用。
从大数据的价值讲起,分析获取大数据价值的办法,与大数据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大数据危害。帮助你快速对大数据相关的概念建立起印象,是入门的不二之选。
经济学基础
基金
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开放式基金
基金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基金单位或者股价总规模不固定,可视投资者的需求,随时向投资者出售基金单位或者股份,并可以应投资者的要求赎回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或者股份的一种基金
三个环节:认购、申购、赎回
封闭式基金
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固定不变,并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投资基金,其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接受新的投资。
交易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不必然反映基金的净资产值,即相对其净资产值,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有溢价、折价现象。
股票基金
股票投资占基金投资比例的60%以上
投资对象多样性;投资的风险高,预期收益也高;流动性强
理财工具简介
储蓄
储蓄是最基本的理财工具,是投资的第一步
活期储蓄
可以随时取用的储蓄方式,但利率极低
除日常花销外,应当尽量不要把钱放在活期储蓄中
定期储蓄
在存款时约定了存储时间,到期后整笔或分期支取本金利息
定期储蓄的利率比活期储蓄要高很多,但流动性下降很多。如果极度厌恶风险可以将不常用的资金做定期储蓄
储蓄的方式
滚动存取:将资金分成若干等份,一个周期定期储蓄其中的一份。比如将资金分为12份,然后每月将其中的一份存成一个一年定期,或将每月不用的钱存成一年定期。这样,每月都会有一笔定期存款到期,可供使用。
存本存利:将存本取息与零存整取相结合。先将本金存入一个一定时期的定期,再开一个同样时期的零存整取的账户,将每月的定期利息收入存入。
债券
固定利息证券,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
债券的特点
偿还性:除了无期公债或永久性公债外,债券都对偿还期限有严格的规定。
流动性:债券一般都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和转让,所以它的流动性较强
安全性:债券在市场上可以抵御价格下降的性能,它不会跌破发行价
收益性:债券的收益一般来源由两个方面:一是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收入;二是可以使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差额。
一般来说,一种债券是难以同时东路上述的四个特点的,如果债券的流动性强,安全性就强,然后人们就会争相购买,那么收益率下降。
债券的类型
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以国家信用作为偿还的保证,信誉好,利率优,风险小。
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在我国,企业债券主要指导国有企业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是指民营公司发行的债券,公司债券的风险一般高于企业债券。
抵押债券与信用债券:有抵押物的就称为抵押债券,用信用为保证发行的就是信用债券
可转换债券:赋予债券持有人将来成为公司股东的权利,一般利率要比普通债券低
银行
中央银行
发行货币
现行的货币,不是财富的凭证,而是债务的凭证
发行方式
现金准备发行,以黄金、外汇等为保证发行货币
保证准备发行,以政府债券等为担保发行
随着经济增长,货币的发行量都是增长的
代表政府
代理政府国库款项收支,代理国家债券买卖,代理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制订并监督有关金融管理法规,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
银行的银行
集中所有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银行间结算
同城票据交换
异地票据交换
调控经济
经济过热,降低流动性
提高利率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银行信贷资金减少,贷款利润减少
银行会更加慎重选择贷款对象,企业融资环境吃紧
流动性下降,一般会使股市下跌
对金融期货影响较大,对商品期货影响较小
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
发售国债
经济衰退,增加流动性
降低利率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收购国债
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政府建立的、特殊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
国营与民营商业银行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银行间拆借利率:各银行间进行短期的相互借贷所适用的利率,通常是隔夜拆借或者1—7天内拆借,它是发达货币市场上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利率。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征兆典型:一是持续多年高增长;二是外部资金大量流入;三是国内信贷快速增长;四是普遍的过度投资;五是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六是贸易持续逆差并不断扩大;七是货币普遍被高估。
金融危机的一些共同原因: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
金融运行与实体经济脱节的现象愈演愈烈
金融衍生工具的无序发展给国际金融市场的健康与安全带来隐患
金融危机的生命周期
形成期,由于投资者对重大经济问题的不同看法,价格被不断推高,危机的诱因形成
膨胀期,价格的上涨造成了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原先理性的投资者顶不住错过时机的压力入场,泡沫进一步膨胀。
崩溃期,泡沫到顶点后,投资者终于达成了价格过高的共识,因此一同抛售,崩溃的速度比形成和膨胀的速度要快,一般要快6倍
经济周期
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可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
繁荣的背后必是衰退,而衰退必然伴随着金融危机。
2007-2008美国次贷危机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而导致的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震荡反常的危机
发展过程
2007年2月开始初见端倪,美国多个次级贷款机构出现亏损
6月-7月,先是对冲基金,然后是私人股本相继出现问题,很快,股市和债市剧烈波动。
8月,全球信贷紧缩,各国央行被迫入市干预,主要国家央行共注资5446亿美元。
9月,欧洲央行再次注资为期2个月期的1000亿美元短期资金,14日英国北岩银行发生挤兑
危机成因
低利率造成楼市繁荣:2000年,美国由于经济不景气,为拉动经济增长,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中包括降低利率和减税。大量资金流入楼市,房价开展上涨
为追求利润,次级房贷机构将房贷发放给次级货款者,并将次级贷款权转化为证券,将风险转移到市场,且次贷产品开始多次衍生,风险在不断扩大。
次贷机构采用不正当手段行贿信用评定机构,使银行失去了对风险的敏感性,最终,次贷危机不断的膨胀蔓延。
危机后果
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剧烈震荡
次贷危机使美国房地产衰退雪上加霜
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放缓
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压力
08年金融海啸
2007年8月到9月,美国多家与次级抵押贷款、次级债相关的金融机构破产
2007年末至2008年初,美国花旗银行、美林银行、瑞士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而出现巨额亏损
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
2008年7月,美国两家最大住房贷款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陷入困境,美国政府被迫于2008年9月7日接管这两家公司
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银行被迫出售给美国银行、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被政府接管、美国政府推出7000亿美元紧急经济稳定法案
2009年2月,各国陆续公布金融海啸以来的庞大亏损,并推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救市计划及时股市大幅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
“金融创新扩张”
设计一个宣称能够获得高收益的投资,吸引大量投资者购入,再用后期投资者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高收益,循环往复,直至后续资金难以为继或投资者信心不再支持,整个系统迅速崩溃
金融衍生品没有物质的根基,随时存在崩塌的危险
金融衍生品以“传销模式”贯穿始终
金融创新及其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颠覆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认识
冰岛破产
本身的次贷问题严重
过度发达的银行业
外汇
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
广义:一国拥有的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
狭义: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
三个特点:可支付性(必须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可获得性(必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可兑换性(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外汇的作用
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转移
调剂国家之间资金余缺
外汇市场的分类
以性质来分:传统外汇和创新外汇
以外汇交易的组织形式来分:有形外汇市场和无形外汇市场
外汇交易额度:批发外汇和零售外汇
汇率的作用
影响一国的物价、就业和经济的增长速度
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利益集团利益博弈的问题
汇率标价的分类
直接标价法:以本币表示外币的价值。
间接标价法:以外币表示一定数量的本币
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
国际收支状况:影响汇率的最直接因素。
经济增长率
利率差异
财政和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高,就意味者这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下降
外汇储备
概念: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作用:清偿国际收支逆差,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外汇的管理原则
保持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
根据进口商品、劳务和其它支付需要,确定各种货币的数量、期限结构以及各种货币资产在储备中的比例。
在确定储备货币资产的形式时,既要考虑储备资产的收益率,也要考虑其流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密切注意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化,及时或不定期调整不同币种储备资产的比例。
GDP(国内生产总值)
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组成: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
计算办法
生产法: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支出法: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帮助国家评定发展的总体情况
GNP(国民生产总值)
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
与GDP的区别
外国人在中国创造的财富,要计入中国的GDP,但不计入中国的GNP
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特点
比较真实的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
以GNP制定经济政策更加科学
更能真实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GNI(国民总收入)
概念:一个国家所有常往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获利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和财产收入等原始收入总额。
1993年由于原GNP名称与实际含义不同,联合国在《国民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简称SNA)中将GNP改名为GNI。
根据GNI,世界银行将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中国已于2015年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杠杆原理
概念:采用借贷的方式扩大可以使用的资金数量
特点:放大收益与亏损
复利原理
概念:在计算利息的过程中,将上一个计息期所得的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
复利原理计息的价值成长投资的回报非常可观
洼地效应
概念:利用比较优势,创造理想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使之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吸引外来资源向本地区汇聚、流动,弥补本地资源结构上的缺陷,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博傻理论
不论资产价格的高价,只要有人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接手,就愿意投资
博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后一个傻子。
一次性博弈中惯用的招数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计算方法: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共八类。
意义
上升
经济增长强劲,就业机会增多
生活压力增大,可能引起生活水平下降
通货膨胀的标志,之后可能加息
下降
经验增长乏力
生活压力减小
通货紧缩的标志,之后可能减息
是一个滞后的数据
核心DPI: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后的价格指数
二八定律
在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二八定律要求将80%的投资放在20%的牢靠的”篮子“里
基尼系数
概念: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所占的比例
基尼系数的值在0到1之间,值越大越不公平
通常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目前中国2016年基尼系数为0.465
恩格尔系数
概念: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个人消费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
下降则表示居民生活水平上升,是一种长期趋势,短时间波动是正常的。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
反映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
计算办法,三部分加权平均
原始阶段投入
中间阶段投入
成品阶段投入
一般情况下PPI的上涨会带动CPI的上涨,PPi先于CPI反映
马太效应
善于投资者会更富有,而不懂得运作金钱赚钱的人只会在贫困中蹉跎度日
利率
利息
概念: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因放贷货币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报酬,也就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超过本金的那一部分金额。
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的影响
影响企业的行为
影响居民消费
影响政府行为
利率分类
计息方法:单利与复利
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确定方式: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在借贷期内是否可调整: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国家政策: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银行业务: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利率调整
通过银行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对需要扶持、优先发展的行业实行优惠利率
吸收闲散资金存入银行
改变国际收支情况
利率对市场的影响
利率提高一般会利空股市,但并不绝对
利率提高会导致房价降低
贷款购房的成本增加,购房需求减少
部分购房者出现“断供”现象,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恐慌
房企借款成本上升,还贷压力加大,要求它们尽快出售房产,以回笼资金
通货膨胀
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产生的原因
需求端:需求大于供给,过度的消费与货币供给会改变供需关系,推升物价
供给端主动推升物价,一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所以物价上涨。二是为了利润强行提高物价
需求端与供给端交替影响
经济结构引起的通货膨胀:一是不同部门之间资金转移引起的一个部门成本上升,而一个部门来不及反应;二是部门之间生产率不同引起的连带影响;三是国际间的通胀转移
引起的后果
人为的导致经济繁荣,价格的上涨速度一般比工资要快,企业出售的产品价格上升快,要付出的成本上升的慢,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就低,而当通货膨胀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低。
政府可以消减赤字,在通货膨胀中,债务人将受益,政府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可以减轻一定的债务负担。
由于企业可能盲目扩大生产,可能引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引起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人们的实际收入减少,全社会的储蓄和资金积累下降,必然会降低对生产经营的投资,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同时,保值资产如黄金等会被抢购。
通货膨胀会引起财富的再分配,一般来说,金融部门的获益最多,实体经济获益最少,由于金融部门中富人的比例更高,所以会让富人更富
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去接导致经济、社会危机。
防范的方法
宏观上,主要靠政府进行调控
微观上:努力赚钱,投资理财
通货紧缩
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通货紧缩一样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比通货紧缩更严重。
产生的原因
总需求不足,使得正常的供给显得相对过剩
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时期产品数量绝对过剩而引起的通货紧缩
表现
加速经济衰退:一是企业利润减少,严重的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二是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实际利率升高,有利于债权人,由于生产者与投资者大多是债务人,所以会影响投资与生产活动。三是企业生产利润减少,生产积极性下降,失业率上升。
物价下降会使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相应的下降,企业将会下降,财富减少。
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财富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另一个是社会财富在政府与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一般来说,由于企业一般处于债务人角色,所以它在通货紧缩下处于更加恶劣的位置。
通货紧缩使得货币越来越昂贵,加重借款人债务负担,必然会出现大量坏账,加上难以找到盈利的好项目,经营出现困难,甚至面临“金融恐慌”和存款人的挤提风险。
对策
扩大有效需求,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
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引导公众预期。
货币
概念: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供应量
概念: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
M0(流通中现金)
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在我国,M0指的是在很行体系之外流通着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
M0加上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在我国,M1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1流动性较强,是国家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
M2(广义货币供应量)
M1加上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在我国,M2指在M1基础上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0,M1,M2关系
M1的增长率过快,明显高于M2的增长率
经济扩张较快,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类型资产收益较高
投资者会将手上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提出进行投资,市场上资金供应充足,会使商品和劳务市场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
M2的增长率过快,明显高于M1的增长率
实体经济利润降低
实体经济中的资金又转移为利息较高的定期存款,社会总投资额下降,影响就业和经济的增长
流动性:一种资产随时可以变为现金或商品,而对持款人又不带来任何损失
排他性
劣币驱逐良币
在外汇市场上,走势坚挺的货币更受欢迎
电子货币
虚拟货币
数字货币
数字金币
密码货币,如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