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下交叉综合症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下交叉综合症,内容有足踝相关问题、足踝解剖、扁平足形成原因与处理流程、足踝扭伤形成原因与处理流程、膝关节相关问题等。
编辑于2021-10-21 13:09:16下肢 下交叉综合症
足踝相关问题
扁平足
踝关节扭伤
慢性踝关节不稳
足踝解剖
骨骼
前足,中足,后足(趾骨,跖骨,附骨)
附骨:股骨、楔状骨、足舟骨、距骨、跟骨
关节
踝关节: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距骨小腿关节)
足弓
横弓
纵弓:内、外侧
肌肉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 起点:股骨内、外上髁 止点:跟骨结节 功能:足跖屈,膝屈,维持踝关节稳定
比目鱼肌 起点:胫骨和腓骨后上部 止点:跟骨结节 功能:足趾屈,维持踝关节稳定静态动态 远固定协同维持人体直立
趾长屈肌 起点:胫骨后面中部 止点:经内踝转至足底分出4条肌腱,止于2-5趾远端耻骨 远固定维持足尖踮脚
拇长屈肌 起点:腓骨体后面下部 止点:经内踝转至足底,止于拇趾远端趾骨 功能:维持足弓的稳定静态动态,足跖屈、足内翻身 维持足尖踮脚
腓骨长肌 起点:腓骨头腓骨上三分之二 止点:肌腱经外踝转至足底,止于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底 公能:维持足弓的稳定静态动态,足外翻、足跖屈,远固定 协同维持足弓稳定
腓骨短肌 起点:腓骨外侧下方三分之一 止点:第五跖骨底 功能:足外翻、足跖屈,远固定协同维持足弓稳定
胫骨前肌 起点:胫骨体外侧面上二分之一 止点: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一跖骨底 功能:足背屈(勾脚尖)足内翻
胫骨后肌 起点:胫骨腓骨和骨间膜后面 止点:肌腱经内踝转至足底,止于舟骨、3快楔骨、股骨、2-4跖骨 功能:足跖屈、足内翻,远固定协同维持足弓稳定
扁平足形成原因与处理流程
问题表现
跟腱挛缩
中足的松驰
前足位移
胫后肌腱应力加大
距下关节旋前,跟骨外翻
中足的不稳定
导致
疼痛
肿胀
步态异常
疼痛及步态异常
严重的平足畸形
平足症
○足底筋膜炎
踝关节稳定性下降,走路出现脚踝痛诱发膝关节问题
原因
踝关节不稳
X型腿
体重过大
足外翻受伤史
穿高跟鞋
臀肌无力
下肢运动综合症
久坐少动
遗传
核心无力
评估与处理
足踝被动背屈(20-30度角)距下关节不要出现内外翻的代偿,膝关节不要弯屈
姿势评估反馈
跖屈
1.关节运动评估 距上关节背屈 2.肌肉评估 胫骨前肌、趾长伸肌、 趾短伸肌、拇长伸肌 3.关节活动受限时潜在不够活跃的拮抗肌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胫骨前肌、腓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伸肌 4.正常角度:40-50度
体位:客户俯卧位,膝完全伸直,距下关节处于中立位 距下关节不要出现内翻。
足踝评估
静态姿势 足弓是否有塌陷, 足踝:中心线:穿过踝骨、脚掌位置
过顶深蹲 足部稳定性(即:旋前、旋后、外翻或内翻的迹象)
跨栏步 有没有平足或外八,外翻。
活动度 关节活动角度有无异常
扁平足、筋膜炎
紧张的肌肉放松 泡沫轴牵伸,小腿三头肌 足底筋膜炎,腓外侧肌
关节调整 调整距骨位置
激活 强化胫骨前肌胫骨后肌 加强踝关节稳定, 正确的髋、膝、踝运动模式
综合训练 正确的运动方式教育 筋膜放松,拉伸
关联的肌肉
小腿三头肌,腓骨长肌、短肌 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趾、拇长屈肌
足踝扭伤形成原因与处理流程
易扭伤的韧带
距腓后韧带 距腓前韧带 距腓韧带
处理原则
P-保护 E -抬高 A-避免使用抗炎药物 C-加压 E-教育 L-负荷 O-乐观 V-血管形成 E-活动
关联肌肉
小腿三头肌,腓骨长、短肌 胫骨前、后肌,趾、拇长屈肌
处理流程
急性期处理(0-3天) 1.遵照PEACE&LOVE原则 2.冰敷原则 3.适度负重
慢性期 关节活动,敷热毛巾(消肿)
激活 足底本体感觉,足底稳定训练 腓骨长短肌力量训练,臀部训练
综合训练 正确的运动模式教育
膝关节相关问题
髌骨疼痛综合症
运动模式
肌肉失衡
膝关节内扣及外翻
髌骨异常导致关节软骨磨损
正常膝外翻 纵向轴:170-175度
膝外翻:≤165度 膝内翻:≥180度
膝关节解剖
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胫骨平台) 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复杂,陨伤几率较大的关节 属于滑车关节
辅助结构
1.半月板:由2个纤维软骨板构成,垫在股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 半月板外缘厚,内缘薄 作用:有加深关节窝,缓冲震动保护膝关节功能 2.翼状襞:在关节腔内,位于髌骨下方的两侧,含有脂肪的邹襞,填 充关节腔。作用:增大关节稳固性,有缓冲震动的功能 3.加固关节的韧带:a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 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 作用: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位移 b、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起于:股骨外侧髁,止于:腓骨小头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c、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内侧偏后方。起于:股骨内侧髁,止于:胫骨内侧髁 作用: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 d、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起于:髌骨,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
损伤及疼痛
不良运动模式导致的问题 X型腿:内侧副韧带损伤,外侧半月板损伤 O型腿:外侧副韧带损伤,髂胫束摩擦综合症,内侧半月板损伤 髌骨磨损,侧骨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
肌肉
股四头肌 股内侧肌 位置:大腿前面内侧 起点:股骨粗线内侧唇 股外侧肌 位置:大腿前面外侧 起点:股骨粗线外侧唇 股中肌 位置:股骨体前侧股直肌内侧 起点:股骨体上三分之二 股直肌 位置:大腿前侧表层 起点:髂前下棘,髋臼窝上方 止点:四个头合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向下沿伸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伸膝关节,股直肌并可协助腰大肌屈髋关节,远固定股四头肌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 牵拉股骨维持人体站立
腘绳肌 股二头肌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下半部 止点:腓骨头 功能:伸髋关节,屈膝关节并使小腿微外旋(屈膝位)远固定 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半腱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上端内侧 半膜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内侧髁后面 功能:伸髋关节屈膝关节,并使小腿微内旋,远固定两侧收缩使骨盆 后倾。
大腿内收肌 耻骨肌 起点:耻骨上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 功能:内收、外旋微屈髋关节,远固定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短收肌 起点:趾骨下支 止点:股骨粗线上部 功能:内收、外旋,微屈髋关节,远固定两侧收缩骨盆前倾 长收肌 起点:耻骨体耻骨嵴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中段 功能:内收、外旋微屈髋关节远固定两侧收缩骨盆前倾 大收肌 起点: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股骨上髁收肌结节 功能:内收、微屈髋关节,后侧髋伸远固定两侧收缩骨盆j后倾 股薄肌 起点:耻骨下支 止点:胫骨上端内侧 功能:内收髋关节,屈膝关节,协助小腿内旋 阔经膜张肌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延伸至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功能:髋屈,股骨外展,内旋肌,容易代偿。
子主题
膝关节疼痛形成原因与处理流程
膝盖评估
静态姿势
过顶深蹲
跨栏步
动作评估
疼痛表现为
爬楼梯痛,爬山痛,下蹲痛 下蹲时髌骨上下滑动不足,膝关节 软骨磨损,半月板损伤,诱发风湿性关节炎、 髌腱炎。
形成原因
扁平足,腿型变化,错误的深蹲模式,鞋子缓冲 不够,骨盆不稳定
处理流程
紧张的肌肉放松 泡沫轴牵伸 股直肌 股中间肌 股外侧肌 阔经膜张肌髂胫束
关节调整 髌骨滑动 髌骨归位固定
激活臀中肌、臀大肌
综合训练 正确的动作模式训练
髋与骨盆相关问题
脊椎、骨盆等骨骼在医学上的有一个中立位的概念,是骨骼排列最自然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体发力最自然,疼痛最少,简单来说就是——健康,骨盆前倾即骨盆向前倾斜一定角度,随之带来臀部后凸,腰椎做后仰时,关节突关节提前做关闭后仰关节突关节再一次关闭就会过度挤压造成棘突之间的挤压痛而在做腰椎前弯时,同样关节提前关闭,就会造成关节突关节打不开,会表现弯腰时,腰部曲线过直,当几节腰椎打不开时,其他关节就会代偿打开过多出现疼痛。
改变长度_张力关系和关节运动学 改变力偶关系
髋与骨盆解剖
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属于杵臼关节。髋关节为多轴关节 能做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
骨结构
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链接构成,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线。
髂前上棘、髂前下棘,耻骨上支、耻骨下支、坐骨结节、耻骨体、耻骨结节、臀前线、髂棘、骶正中嵴、髂后上棘、髂后下棘、坐骨大切迹、骶裂孔
女性:上:宽而浅 下:耻骨下角(钝) 男性:上:窄而深 下:耻骨下角(锐)
肌肉
臀大肌 起点:髂骨翼臀后线,骶、尾骨背面,骶结节韧带 止点:上半部止于髂胫束,下半部止于骨股骨臀肌粗隆 功能:上束外展,下束内收,骨盆后倾,单侧收缩近固定,整体髋外旋和 髋后伸,远固定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躯干后伸
臀中肌 起点:髂骨翼外面,上三分之一 止点:股骨大转子外面 功能:前二分之一骨盆前倾,外展,内旋外旋后二分之一骨盆后倾 整体稳定髋关节,远固定单侧收缩使骨盆同侧倾,同时收缩前束骨盆前倾 后束骨盆后倾
臀小肌 起点:臀前线下方,髋臼以上骨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前面 功能:髋关节外展,前部肌束内旋髋关节, 后部肌束外旋髋关节,远固定单侧收缩使骨盆同侧倾, 同时收缩前束骨盆前倾,后束骨盆后倾
梨状肌 起点:骶骨前面骶孔外侧 止点:股骨大转子上缘 功能:髋关节外展、外旋,远固定两侧收缩骨盆后倾
(髂腰肌)腰大肌 起点:第十二胸椎-第五腰椎体侧面,横突 止点:股骨小转子 髂肌 起点:髂骨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髋屈髋外旋,骨盆前倾远固定单侧收缩躯干侧屈,两侧收缩躯干 前屈。最有力的屈髋肌
竖脊肌
骨盆前倾形成原因与处理流程
原因:体重过大 穿高跟鞋 久坐、开车司机 经常喝酒 多发于年轻女性
危害:股骨内旋 臀部下垂 腹部松弛 骨盆变宽 腰痛、膝关节痛
评估标准
男生:倾斜角度在0-5度之间 女生:倾斜角度5-15之间(0-5度属于后倾)
评估:静态姿势(侧面:中心线,穿过大转子,观察:有无前、后倾,髂前上棘ASIS,髂后上棘PSIS,双腿肌肉是否等高。 过顶深蹲:骨盆过度倾斜 跨栏步:有无躯干代偿、前后倾 活动度(关节活动度有无异常)
流程
紧张的肌肉放松 泡沫轴牵伸 竖脊肌 髂腰肌 股直肌 内收肌 阔经膜张肌髂胫束
关节调整 腰,骶关节
激活 臀大肌臀中肌 腘绳肌,股直肌 腹内外斜肌(中立位)
综合训练 正确的运动方式教育
下肢运动损伤运动综合症
过紧或过度活跃的肌肉
腓骨肌群、腓骨外侧头、比目鱼肌、髂胫束、腘绳肌外侧肌、髋内收肌、腰大肌
无力或不够活跃的肌肉
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骨前肌、股内侧肌、鹅足肌群、股薄肌、缝匠肌、半腱肌、臀中肌、髋外旋肌、臀大肌、腰椎-骨盆-髋关节复合体处的稳定肌群
常见的关节功能障碍
第一跖趾关节、距下关节、距小腿关节、胫腓近端关节、骶髂关节、腰椎小关节
可能性损伤
足底筋膜炎、胫骨后肌肌腱炎、膝前侧痛、下腰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