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本主义发展史
历史八年级下册至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包含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第十三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课:文艺复兴运动、第十五课:探索新航路、第十六课:早期的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等。
编辑于2021-10-24 22:35:15资本主义发展史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第十三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
垦殖运动(背景):11世纪后,欧洲农村开展垦殖运动,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这些新开发的地区具有独立性司法权和行政权。
庄园制度的衰落与瓦解: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别范围内,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进而可以摆脱领主,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租地农场的出现:14世纪中叶,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特点1.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
特点2.将产品推向市场
特点3.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变化
1.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2.为市场而生产
方式:小型手工作坊发展——农村出现分散手工工场——集中手工工场
特征
1.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2.分工合作
3.产品面向市场
影响: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社会结构的变化
农村
组成:富裕农民,骑士,乡绅
影响: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城市
组成: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
享有的权利: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政治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第十四课:文艺复兴运动
事件信息
时间与产生原因
时间:14世纪中叶
根本原因:西欧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政治原因: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地点:意大利(意大利较多地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具有文化优势)
思想主张与实质
思想主张: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实质: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重点人物
但丁(意大利):代表作品《神曲》,主张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
达·芬奇( 意大利 ):代表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主张艺术创作与科学探索相结合
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文学三杰: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
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
影响:1.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2.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十五课:探索新航路
原因
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其他原因:1.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2.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通道 3.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条件:1.“地圆说”的流行 2.指南针,罗盘技术的应用 3.欧洲造船技术的发展 4.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航线
时间:1487-1488 航海家:迪亚士 支持国:葡萄牙 主要航线:西欧—大西洋—非洲好望角
时间:1492 航海家:哥伦布 支持国:西班牙 主要航线:西欧—大西洋—美洲
影响: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时间:1497 航海家:达·伽马 支持国:葡萄牙 主要航线:西欧—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印度
影响:第一个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时间:1519-1922 航海家:麦哲伦 支持国:西班牙 主要航线: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影响: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地圆说"的正确
影响: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3.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长期贫穷和落后
第十六课:早期的殖民掠夺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原因:1.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的原料;2.新航路的开辟
葡萄牙:殖民亚州(中国奥门等),非洲,拉丁美洲(巴西)
殖民方式:1.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 2.进行劫掠式贸易
西班牙16世纪“无敌舰队”:殖民美洲
殖民方式:1.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帝国 2.开发种植园;开采金银矿 3.进行黑奴贸易
英国的殖民扩张
原因: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的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进英国开始开拓海外市场
条件:英国位于海上贸易航道要冲。1588年,英国海军与西班牙“无敌舰队”进行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全军覆没,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掠夺方式:1.17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的棉花,烟草,蔗糖等原料 2.三角贸易
影响: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荷法英殖民争霸
目的:争夺美洲,非洲,亚洲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荷兰: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2.亚洲:17世纪一度强占中国台湾 3.在非洲好望角建立殖民地 4.北美洲:建立尼兰德殖民地
法国:17世纪下半叶,法国先后在北美洲,亚洲,非洲建立殖民地
英国:17世纪下半叶,英国战胜荷兰,法国,在全世界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
欧洲殖民掠夺的影响
积极:1.加速了物种,商品交流 2.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家的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3.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消极: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十七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经过:一、原因:(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2)议会与王权的矛盾:1.1215年英格兰颁布《大宪章》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3. 17世纪初,英国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强行征税,渴望王权专断;二、领导人:克伦威尔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三、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挑起内战;四、高潮: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废除君主制)五、革命的反复:克伦威尔大权独揽,被尊为“护国主”,(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六、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恢复君主制,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的反抗; 七、政变:1688年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取威廉夫妇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八、胜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九、《权利法案》:①内容:1)议会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国民可以自由请愿;2)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3)不能征收捐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②意义: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形成君主立宪制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与启示:【特点】: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启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制度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反复、曲折的斗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历史意义:1.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2.对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第十八课:美国的独立
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思想基础:欧洲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3、直接原因(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经过:1、开始: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3、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①内容: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幸福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②影响:积极:《独立宣言》是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 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局限:宣言没有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意义:1、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实现了国家独立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以后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1、背景:《独立宣言》发表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2、制定:1787年,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出美国宪法; 3、内容: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了美国为(联邦制共和国); 4、性质: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5、影响:1.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影响;2.没有废除奴隶制度,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第十九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
原因: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理论准备:18世纪的“启蒙运动”(性质:思想解放运动)3、直接原因(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过程:1、【开端】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发展】1789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性质的纲领;3、1791年制宪会议制定宪法,废除旧制度,确立新制度框架; 4、【建立共和国】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5、【高潮】1793年,英、俄、普、奥等组成反法联盟,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6、【革命高潮结束】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
影响:1.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3.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4.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拿破仑帝国
背景: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新的反法联军又卷土重来,当时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
【上台—建立—覆灭】:1.拿破仑上台: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组建新政府; 2.拿破仑统治:颁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对内);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对外);3.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04年,法国改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资产阶级帝国);4.帝国覆灭: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对比
文艺复兴:【时间】14世纪(萌芽期)【范围】意大利—欧洲【核心】人文主义【批判】天主教神学【代表】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作用】奠定思想文化基础【性质】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成长期)【范围】法国—世界【核心】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专制,天主教会【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作用】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性质】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十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纺织技术的革新
背景,时间与开始的标志:【背景】1、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2、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影响:引发其他生产部门的效仿,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建立
蒸汽机的改进,应用与影响:【改进】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应用】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现代工厂所替代,大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火车与铁路:【时间】1825年;【发明者】斯蒂芬森设计蒸汽火车 ;【意义】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工业革命的影响与启示:【影响】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2: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开始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启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二课: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与目的: 1.背景: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农奴制盛行,经济发展缓慢,落后封闭;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政治】(1)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沙皇专制权力(2)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军事】1、创建新式常备军 2、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战争,夺取波罗的海,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社会风俗】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性质与影响:1.性质: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影响:2.【积极】(1)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消极】(1)进一步强化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2)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原因与目的: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导火索) 目的: 避免革命,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主持者:沙皇)
开始与内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开始),内容:【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经济】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格高出当时地价
性质与影响: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积极】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两次改革的比较:【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2、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3、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不同点】背景:一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二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内容:一加强中央集权未触动农奴制,二废除了农奴制度;影响:一开启俄国近代化历程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二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性质:一封建地主阶级性质改革,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注:“一”为一世改革,“二”为二世改革)
第三课:美国内战
内战
原因:1、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到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2、西进运动,奴隶制废存问题3、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根本原因)
过程:1、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2、1861年,南方州成立“南部同盟”并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3、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4、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5、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战争的性质与意义: 【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意义】1、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2、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目的与主要内容:【目的】动员黑人参加北方军队,扭转战局;【主要内容】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积极作用】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局限性】(1)废除的是叛乱各州的奴隶制,未参加叛乱的蓄奴州的奴隶没有得到解放;(2)黑人虽然获得解放,但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利,种族歧视仍然存在,至今仍未完全消除。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对比
独立战争:【时间】1775-1783【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华盛顿【文件】《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意义】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南北战争:【时间】1861-1865【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林肯【文件】1862年《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1、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2、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四课: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内忧】19世纪中期幕府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外患】1853-1854年,西方列强入侵(美国黑船事件)
条件(倒幕运动):【原因】开港通商后,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却束手无策,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反对【过程】1868年,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最终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迁都东京。
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实行中央集权【军事】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性质与影响:【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积极); 对内: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对外: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