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班级管理学习笔记
班级管理学习笔记,整理的知识点有班级与班集体、班级管理、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小学班主任概述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班级管理
班级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与班集体
(一)班级及其特点
班级:由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人数规模建立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
班级→埃拉斯莫斯(正式)
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
(二)学生群体与班集体
1.学生群体及其主要类型
(1)正式群体:得到学校、班主任或有关教师的指导 有明确的目的与任务,有一定的组织纪律
(2)非正式群体:指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以情感为纽带)
(3)参照群体: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2.班集体的概念
班级体被视为班级发展的最高阶段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选简)
(1)明确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氛围和良好的班风
4.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组建阶段 班集体靠教师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
(2)核心形成阶段 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 此时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尚未形成
(3)(选)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成熟阶段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与班风
5.班集体的培养方法(选简)
(1)确定班级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成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级体的积极力量
6.班级体的教育作用
二、班级管理
(三)班级管理模式
1.常规管理——规章制度
2.平行管理——通过集体影响个人,又通过各人影响集体 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民主管理 人人
目标管理 制定共同目标→逐渐实现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集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四)班级管理的一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全面管理
3.自主参与原则
4.教管结合原则
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五)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简)
1.调查研究法 了解班级学生和班级整体情况
2.目标管理法 制定共同目标→逐渐实现
3.情景感染法
4.规范制约法 规章制度
5.舆论影响法
6.心理疏导法 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给予辅导、疏导或进行沟通,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
7.行为训练 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其知行统一
四、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二)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1.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教育性原则 让学生受教育 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2)客观性原则 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带“有色眼镜”看问题
(3)有效性原则 讲究效果 方法和措施
(4)可接受原则 当事人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的接受 从内心深处接受
(5)冷处理原则 ≠不处理
2.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
(1)问题转移法 绝不能以为把问题抛给学生就可以了,必须拿出自己的答案
(2)话题转移法
(3)顺水推舟法
(4)启发引导法
(5)将错就错
(6)巧给台阶法
3.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一)班主任的概述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小学班主任概述
(一)小学班主任的素养
1.小学班主任的素养
(1)思想品德素养
❶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❷坚定教育信念,热爱全体学生
❸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
(3)能力素养
思想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反思和控制能力
(4)身体素养
(5)心理素养
具有稳定的情绪(不能把其他事情带到工作中来)、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
(二)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简选)
1.了解和研究学生
子主题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个别教育
5.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班队活动与班级活动
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协调
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