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脑解剖知识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脑解剖的知识导图,介绍了总述、脑干、小脑、间脑、端脑等,内容丰富全面且思路清晰,赶快收藏下图了解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脑
脑解剖
总述
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
一般将脑分为6部分: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
脑干
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3部分组成
脑干的外形
延髓
形似倒置的圆锥形
下端与脊髓相续,上端借横行的延髓脑桥沟与脑桥为界
脑桥
腹侧面宽阔隆起,称脑桥基底部
主要由大量的横行纤维和部分纵行纤维构成,其正中线上的纵行浅沟称基底沟,容纳基底动脉
中脑
上界为间脑的视束,下界为脑桥上缘、
脑干的内部结构
脑干的灰质
脑神经核
直接与第3~7对脑神经相连
7种脑神经核团
一般躯体运动核
共四对,脊髓前角运动核,自上而下依次为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仅靠中线两侧分布
支配由肌节衍化的眼外肌和舌肌的随意运动
特殊内脏运动核
共四对,位于一般躯体运动核腹外侧的网状结构内
自上而下依次为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
支配由鳃弓衍化而成的表情肌、咀嚼肌、咽喉肌以及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随意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核
共四对,包括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
支配头、颈、胸腹部平滑肌运动、心肌的收缩以及腺体的分泌
一般内脏感觉核
仅一对,即孤束核下部
接受来自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传递的信息
特殊内脏感觉核
即孤束核上部(头部),接受来自味蕾的味觉传入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核
3对,即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
接受来自头面部皮肤和口、鼻粘膜的一般躯体感觉冲动
特殊躯体感觉核
2对,即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分别接受来自内耳的平衡觉和听觉纤维
中继核
经过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束在此进行中继换神经元
延髓的中继核
薄束核和楔束核是向脑的高级部位传递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的中继核团
脑桥的中继核
脑桥核是传递大脑皮质信息至小脑的重要中继站
中脑的中继核
网状核
位于脑干网状结构中
脑干的白质
长的上行纤维束
内侧丘系
传递对侧躯干和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薄束核传递躯干下部和下肢感觉的纤维
楔束核传递躯干上部和上肢感觉的纤维
脊髓丘脑束
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
三叉丘脑束
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粘膜的痛、温觉,也传递双侧同区域的触压觉
外侧丘系
一侧外侧丘系传导双侧耳的听觉冲动
脊髓小脑前、后束,内侧纵束
长的下行纤维束
锥体束
起自其他脑干的下行纤维束
脑干的网状结构
小脑
重要的躯体运动调节中枢之一
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以及调控骨骼肌的随意和精细运动
小脑的外形
小脑两侧膨大部为小脑半球,中间的狭窄部为小脑蚓
小脑上面稍平坦,其前、后缘凹陷,称小脑前、后切迹;下面膨隆,在小脑半球下面的前内侧,各有一突出部,称小脑扁桃体
小脑损伤后临床表现
小脑损伤不会引起机体随意运动的丧失,但会对机体的运动质量产生影响
典型体征
平衡失调,走路时两腿间距过宽,东摇西摆,状如醉汉
共济失调,运动时有控制速度、力量和距离上的障碍,如不能闭眼指鼻、不能做快速的轮替动作等
意向性震颤,肢体运动时,产生不随意的有节奏的摆动,越接近目标时越加剧
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非自主地有节奏的摆动
肌张力低下,主要为旧小脑损伤所致
间脑
位居中脑与端脑之间,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
包括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等5个部分
仅次于端脑的中枢高级部位
上丘脑
包括松果体、缰连合、缰三角、丘脑髓纹和后连合
松果体为内分泌腺,16岁以后,松果体会逐渐钙化,临床影像学上常把它作为颅内定位标志
端脑
脑的最高级部位,由左、右大脑半球和半球间连合及其内腔构成
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层,称为大脑皮质,深部的白质称髓质,埋在大脑髓质内的灰质核团称为基底核,大脑半球内的腔隙称为侧脑室
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外形
凹凸不平的外表,凹陷处称大脑沟,沟之间形成长短大小不一的隆起,为大脑回
大脑半球的分叶
额叶
外侧沟上方和中央沟以前的部分
颞叶
外侧沟以下的部分
枕叶
位于大脑半球后部,在内侧面为顶枕沟以后的部分
顶叶
外侧沟上方,中央沟后方,枕叶以前的部位
岛叶
呈三角形岛状,被额、顶、颞叶所掩盖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第一躯体运动区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
左右交叉,一侧运动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
身体各部分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第一躯体感觉区
左右交叉
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敏感程度
第二躯体运动和第二躯体感觉中枢
与对侧上、下肢运动和双侧躯体感觉(以对侧为主)
第1视区
一侧视觉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主司双眼对侧半视野的视觉
损伤一侧视觉区可引起双眼对侧视野偏盲称同向性偏盲
第1听区
每侧第1听区都接受来自两耳的冲动,一侧第1听区受损,不致引起全聋
平衡觉区、嗅觉区、味觉区、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
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区
说话功能,若受损病人能发音,却不能说出具有意义的语言,称运动性失语症
书写区
书写功能,若受伤,手的运动功能仍保存,但写字、绘图等精细动作发生障碍,称失写症
听觉性语言区
受损后,能听到别人讲话,不理解讲话的意思,自己讲的话乱而割裂,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和正常说话,称感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区
受损时,视觉无障碍,对原来认识的字不能阅读,也不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称失语症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