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酸碱滴定法
这是一篇关于酸碱滴定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与分布分数、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酸碱缓冲溶液、酸碱指示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P110
离子的活度与活度系数P110
活度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有效浓度
公式:a(i)=γ(i)C(i),γ(i)称为i离子的活度系数
活度系数反映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之间偏差的大小
活度系数的测定:德拜-休克尔公式(B是常数,25°时等于0.00328,a为离子体积参数)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常数P112
溶剂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
酸碱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水解反应
质子条件P114
物料平衡
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一给定物质的总浓度与各有关形体平衡浓度之和相等
电荷平衡
同一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的量应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量
质子平衡
得质子物质得到质子的量与失质子物质失去质子的量应该相等
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与分布分数P117
一元酸溶液
多元酸溶液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P119
强酸或者强碱溶液
一般pH就是该酸或碱的溶度的负对数,当酸浓度<10^(-6),碱浓度>10^(-8)时,需考虑水的水解
弱酸或弱碱溶液
一元弱酸弱碱
多元弱酸弱碱
混合溶液
两性物质溶液
定义:在溶液中既起酸(给质子),又起碱(失质子)的作用
酸碱缓冲溶液P135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缓冲容量
定义:缓冲容量是指使1L缓冲溶液的pH增加或减少dpH单位所需的强碱或强酸的量db或da(mol),是在指定pH是衡量缓冲溶液的重要指标
公式
影响因素:缓冲剂浓度越大,缓冲容量越大,缓冲组分为1:1是为最大缓冲容量; pH越接近1:1,缓冲能力越大
缓冲范围
pH=pKa+-1
标准缓冲溶液
测量其他溶液pH值作为参照物,用来校正仪器
缓冲溶液的选择原则
1、所需控制的pH值在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之内
2、有较大的缓冲能力,足够的缓冲容量
3、不干扰测定
4、缓冲物质廉价易得
酸碱指示剂P140
作用原理:酸式和其共轭碱式具有明显不同的颜色
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及变色范围
碱离子浓度:酸离子浓度>=10看见的是碱离子的颜色;碱离子浓度:酸离子浓度<=0.1看见的是酸离子的颜色
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变色区间应与滴定的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范围相一致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随指示剂离解常数的不同而异
指示剂在变色范围内显示出逐渐变化的过渡颜色
由实验测得的各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幅度一般在1-2个pH单位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影响指示剂变色因素
温度
指示剂的用量(单色指示剂)
电解质(增加离子强度,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的pH向减小的方向移动)
混合指示剂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互补的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颜色互补的惰性燃料
如果酸色与碱色恰好互补,则变色点几乎无色
变色范围变窄
酸碱滴定原理P143
强酸滴定强碱或强碱滴定强酸
基本反应
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水
滴定过程
滴定前
滴定开始之化学计量点
化学计量点(sp点)
化学计量点后
强碱滴定强酸滴定曲线计算
酸碱 滴定一元弱酸或强酸滴定一元弱碱
特点(以NaOH滴定HAc为例)
1、滴定曲线起点比强酸强碱要高2个pH单位,原因是HAc比HCl要弱
2、pH曲线的变化:考试到后来较缓,其原因是滴定刚开始时生成的NaAc抑制了HAc的离解,随后由于缓冲作用增强而变得平缓。
3、接近sp点时,由于溶液中HAc已很少,缓冲作用减弱,由于Ac-是一种弱碱,它的迅速增加使得pH增加较快
4、Sp点,整个突跃范围都在碱性7.47-9.70,比同浓度强酸强碱滴定的突跃范围要小的多
5、sp点以后与强酸强碱滴定基本相同
滴定突跃与酸浓度及Ka的关系
1、Ka(Kb)一定时,酸碱的浓度越大,突跃越大
2、酸碱的浓度一定时,Ka(Kb)越大,突跃越大
判断弱酸能否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多元酸的滴定
要求
1、化学计量点的pH计算
2、准确分布滴定的条件
判断条件
子主题
混合酸分布滴定
终点误差P150
概念:由于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同产生的误差
计算误差的关键
终点pH(指示剂确定)
计量点pH(计算)
滴定强酸
滴定一元弱酸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P156
常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配制与标定
二氧化碳对酸碱滴定的影响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混合碱的分析
烧碱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测定
氯化钡法
双指示剂法
纯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测定
极弱酸的测定--弱酸强化
利用配位反应
利用沉淀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利用离子交换剂
磷的滴定
硅的滴定
铵盐中氮的滴定
甲醛法
蒸馏法(克氏定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