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习与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简称“学习论”,是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的各种学说。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观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资料,提出了许多学习的理论。一般分为两大理论体系:刺激-反应(S-R)理论和认知理论。联结学习,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师证教育知识与基础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教师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中学德育大纲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依据,也是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德育实行科学管理的指南。干货满满,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参加教师资格证的同学们看这里!下图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读书笔记,包括以下三点内容: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辅导、压力与挫折。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学习与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概念
定义
实质
不仅包括结果也包括行为变化过程
即包括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也包括不能直接观察的内潜行为
学习的行为变化是由经验引起的(不包括吞咽,身体发育,残疾行为)
学习的行为变化是比较持久的
行为变化包括由坏向好,也包括由好向坏
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改变
分类
加涅学习层次分类
信号
刺激-反应
连锁学习
言语联接学习
辨别学习
概念学习
规则或原理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言语信息--是什么
智慧技能--怎么做
辨别
规则
高级规则(解决问题)
认知策略(适应环境)
运动技能
态度的学习
影响学习的因素
智力因素
中等程度相关,非决定性因素
非智力因素
中等焦虑对学习有益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联结主义理论(联结--试错说)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基本内容
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
信号系统理论--第二信号(谈虎色变)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主要观点
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提高反应概率的手段
应答性行为(不自发);操作性行为(自发)
主要原理
强化
正强化VS负强化
一级强化VS二级强化
普雷马克原则(祖母原则)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负强化)
消退(无强化)
惩罚(暂时)
负强化和惩罚的区别
目的,惩罚是阻止不良行为产生,负强化激励良好行为产生
实施方式,惩罚是个体表现不良时用,负强化是表现好时候用
后果,惩罚是不愉快的,负强化是愉快的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人学习的重要形式
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
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苛勒 完形-顿悟说
学习的过程是顿悟
学习的实质是主体内部的构造完形
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过程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功能
教学观
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基本结构
发现学习
掌握教学基本规则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
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联系
接受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有意义的 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
知识动态观
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促进者
在教学中运用
随机通达教学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认知学徒式教学
探究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