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植物六大组织结构
药用植物学之植物六大组织结构知识总结,包括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相关内容。
编辑于2021-11-09 16:29:04植物六大组织结构
分生组织
是一群有着连续 或 周期性分生能力的细胞群
细胞结构
体积较小,多为等径的多面体,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细胞壁薄,不具纹孔,细胞质浓细胞核大,无明显夜跑和肢体分化,但含线粒体、高尔基体、核蛋白体等细胞器,如顶端分生组织。有的分生组织细胞呈长纺锤形,液泡较发达,如侧生分生组织。
组织类型(根据性质、来源分类)
原分生组织
来源于 种子的 胚
位于根、茎的最先端的部位,即生长点
特点:没有任何分化,长期保持分裂机能
初生分生组织
由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出来的细胞所形成
位于 原分生组织之后
一方面保持分裂能力,一方面细胞已经开始分化
如茎的初生分生组织可分化为3中不同组织:原表皮层、基本分生组织和 原形成层
次生分生组织
由 已经分化成熟的表皮、皮层、髓射线、中柱鞘等部位的薄壁组织,经过生理和结构上的变化,细胞质变浓,夜跑缩小,恢复分裂能力,成为次生分生组织。
如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根的形成层、茎的书剑形成层、木栓形成层等,这些分生组织易班成环状排列,与轴相平行。
次生分生组织不断分生和分化出 次生保护组织和 次生维管组织。形成根 和 茎 的次生构造,使其不断增粗。
在植物体的分布位置
植物体的各个生长部位,如根尖、茎尖。
根据所处位置分类
顶端分生组织(包括 原分生、初生)
根茎最顶端的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包括次生)
来源于 成熟组织 ,主要存在与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内,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一般 加粗生长
居间分生组织((相当于初生)
从 顶端分生组织细胞 保留下来的一部分分生组织,位于茎、叶、子房柄、花柄等成熟组织之间,分生能力有限,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分裂与生长,而后转变为成熟组织。通常可在禾本科植物茎的节俭基部产生,如薏苡
薄壁组织
在植物体或器官中可形成一个连续的组织
根、茎中的皮层和髓部
叶 的叶肉
花的各部分
果实的果肉
种子的胚乳等
全部或主要由薄壁组织构成
细胞结构
细胞较大,排列输送,形状多为球形、椭圆形、圆柱形、长方形、多面体等,均为生活细胞。细胞壁通常较薄,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构成,纹孔是单纹孔,液泡较大。
组织类型
基本薄壁组织
主要起 填充和联系 其他组织的作用,其液泡较大,具有细胞间隙。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次生分生组织。如根、茎的皮层和髓部。
植物体的各部分中,主要起填充和联系其他组织的作用,
同化薄壁组织
细胞含有较多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体绿色部位,如叶肉、茎的幼嫩部分、绿色萼片及果实等器官表面易受光照的部分。
贮藏薄壁组织
能够 积聚 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的薄壁组织
多存在与植物的根、茎、果实、种子中
吸收薄壁组织
主要从外界 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并将吸收的物质经皮层运输到输导组织中去。
位于根毛段的根毛区,该部分的部分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的吸收与运输功能主要是由根毛和皮层来实现的。
通气薄壁组织
细胞间隙大
常存在与水生植物和沼泽植物体内,通气薄壁组织中具有特别发达的细胞间隙,这些细胞间隙逐渐相互连结,最后形成四通八达的管道或形成较大气腔,不仅储存量大量的空气,有利于水生植物的气体流通,同时对植物也有着漂浮和支持作用。
功能
同化、贮藏、吸收、通气等
分化程度较浅,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在某些条件下可转变为分生组织或进一步发育成其他组织,如石细胞等。对创伤回复、不定根和不定芽的产生、嫁接的成活以及组织离体培养等具有实际意义。
保护组织
细胞结构和功能
由一层或数层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无间隙,细胞壁角质化或木栓化加厚,能防止水分的过分蒸腾,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以及防止微生物、病虫的侵害以及外界的机械损伤等,对植物其保护作用。
组织类型(根据来源和结构)
表皮
有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分化而来,属于初生保护组织
表皮通常由一层生活细胞构成,少数植物原表皮层细胞可与表面平行分裂,产生2~3层细胞,形成所谓的“复表皮”。 细胞通常呈扁平的方形、长方形、多角形或波状不规则形,彼此嵌合,紧密排列,无胞间隙; 细胞内有细胞核、大型液泡及少量细胞质,一帮不含叶绿体,并储有各种代谢产物。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一般是厚薄不一的,外壁较厚,侧壁较薄,内壁最薄。表皮细胞的外壁不仅增厚,还通常有不同类型的特殊结构和附属物。
存在于植物没有进行次生生长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表面
表皮上不同类型的特化细胞
气孔
毛茸
腺毛
非腺毛
周皮
当植物进行次生生长时,由于根和茎加粗生长,原有的初生保护组织表皮被破坏,植物体相应地形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来代替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包括
木栓层(死细胞)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植物叶、花、果实的表面通常只具有表皮,而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在又能是短期为表皮,随后因而进行次生生长而具有周皮
分布
包被在植物各个器官的表面
机械组织
细胞结构及功能
细胞壁增厚,在植物体内起巩固和支持作用。
组织类型(根据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增厚的方式)
厚角组织
生活细胞,细胞内常含有原生质体,常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潜在分生能力。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一般在角隅处加厚,也有的在切向壁或靠胞间隙处加厚。
多直接位于表皮下面
类型(加厚方式不同)
真厚角组织
板状厚角组织
腔隙厚角组织
厚壁组织
支持组织,细胞具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并大多为木质化的细胞壁,壁常较厚,畅游明显的层纹和纹孔,细胞腔较小,比较坚硬。成熟后一般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成为死细胞
常 单个或成群分布在其他组织中
类型(细胞形态不同)
纤维
管饭分布于植物器官的各组织中
类型(在植物体内发生的位置不同)
木纤维
木质部外纤维
石细胞
输导组织
植物体内 运输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的组织
细胞结构
一般呈上下相接的长管状
组织类型(根据输导组织运输物质的不同)
木质部 中的 导管和管胞,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
导管
被子植物的主要输水组织,仅少数原始被子植物和一些寄生植物无导管,而少数金花的裸子植物也有导管存在。
管胞
绝大部分 蕨类植物和骡子植物 的输水组织,同时还具有支持作用。在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也可发现管胞,特别是叶柄和叶脉中,但数量较少。
韧皮部 中的 筛管、伴胞、筛胞。主要运输溶解状态的同化产物(有机营养物质)
筛管
主要存在于 被子植物 的韧皮部中,是运输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如糖类和其他可溶性有机物等的管状结构,是由一些生活的管状细胞纵向连接而成
伴胞
被子植物筛管分子旁边,1个或几个小型并细长的薄壁细胞和筛管仅仅贴生在一起
筛胞
蕨类植物 和 裸子植物 运输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的疏导分子
分布于 薄壁组织中,并通过薄壁组织有机的结合,形成各种器官额构造。
分泌组织
细胞结构及功能
一些细胞能够分泌某些特殊物质,如挥发油、乳汁、黏液、树脂、蜜液、盐类等。分泌组织所产生的的分泌物,可以防止组织腐烂,帮助创伤愈合,面授动物吃食,排除或贮积体内分歧无等,有的还可以引诱昆虫,以利于传粉。有的可作药用
组织结构
外部分泌组织
分布在体表
类型
腺毛
蜜腺
内部分泌组织
分布在植物体内,分泌物也积存在体内
形态结构和分泌物不同
分泌细胞
分泌腔
分泌道
乳汁管
分布
植物体的各个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