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本思维导图吸取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超过,在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等方面作出了新的努力。全书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论、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等。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一、概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问题的重要性
2.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
3.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
1.范畴体系探索
2.基本范畴
3.范畴体系建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1.理论体系
2.学科建设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1.理论基础
2.知识借鉴
(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点
1.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2.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3.综合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二、发展论
(一)发展的历史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二)发展的视阈
1.发展的时空境遇
2.发展的本质
3.发展的特点
(三)发展的基础
1.发展的文化底蕴
2.发展的实践回应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四)发展的理论之维
1.理论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2.理论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
3.理论拓展:人才资源开发理论
(一)发展的多重视角
1.领域发展
2.功能发展
3.形态发展
三、本质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1.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探索
2.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论述
3.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2.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3.服从和服务与社会发展规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保证功能
3.育人功能
3.开发功能
四、目的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1.提高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
2.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1.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1.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
2.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
3.道德教育是基础
4.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五、价值论
(一)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价值的内涵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
2.个体价值
3.社会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1.实现的实质
2.实现的途径
3.实现的规律
六、主导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与多样性
1.主导性
2.多样性
3.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价值定位及其体现
1.主导性与多样性的价值定位
2.对个体价值选择和社会价值取向的主导
3.满足个体个性化与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实现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主渠道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坚持主旋律教育,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
七、结构论
( 一)基本结构
1.基本要素
2.结构分析
(二)目标结构
1.目标确立的依据
2.目标层次结构
3.目标发展结构
(三)内容结构
1.内容体系
2.内容结构的优化
八、主体论
(一)主体的历史演进
1.古代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等级关系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互动关系
(二)主体性的构成与层次
1.主体性的构成
2.主体性的层次
(三)主体互动模式建构
1.教育原则和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2.教育伦理观: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高度尊重
3.教育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4.教育实践观: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
九、环境论
(一)环境的特点与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类型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4.环境的发展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环境理论
1.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2.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3.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4.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三)环境的优化与开发
1.环境的优化
2.环境的开发
3.情境的创设
十、过程论
(一)过程的特征
1.过程的概念
2.过程的特征
(二)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机制
1.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的外在因素
2.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
(三)过程的环节
1.方案的制定
2.方案的实施
3.评估
(四)过程的运行
1.活动的准备
2.活动的开展
3.活动效果的强化
(五)过程的具体规律
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十一、方法论
(一)方法论的结构及体系
1.方法论的内涵
2.方法论的层次结构
3.方法论的横向结构
(二)原则方法及体系
1.基本原则
2.原则方法的新发展
(三)方法的发展
1.在继承中发展
2.在借鉴中发展
3.在实践中探索新方法
(四)方法的选择要求
1.针对性
2.综合性
3.创造性
十二、载体论
(一)载体的涵义和功能
1.载体的涵义
2.载体的特征
3.载体的功能
(二)载体的形态
1.语言载体和行动载体
2.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
(三)载体作用的发挥
1.载体的科学定位.
2.载体的选择利用
3.载体的开发创新
十三、管理论
(一)管理的目标与准则
1.管理的目标
2.管理的准则
(二)决策管理
1.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特点
2.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基本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原则和方法
(三)管理模式
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2.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四)队伍管理
1.职业化管理
2.专业化管理
3.发展性管理
4.动态性管理
(五)管理观念与领域的新发展
1.管理观念的新发展
2.管理领域的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