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的萌芽与产生
教育招聘考试,教育学的萌芽与产生思维导图,包括:(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这是一篇关于航天技术应用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力学专题第一讲 力与牛顿第一定律,本图知识全面详细,干货满满,现在不收藏,还在等什么呢。
中国教育史之夏商周知识总结,便于理解课本,有助于期末考试复习和背诵。可收藏,亦可使用后补充知识点,完善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1、萌芽阶段的特点
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三表法:上表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间接经验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直接经验 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实践检验 量力: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口诀 孔子性近因材启 孟子性善盈科进 荀子性恶闻知行 墨子非攻量科技
中国古代、世界第一本论述教育的著作——学记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教学观:方法与能力
3、”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式教学
4、“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不陵节而施"
循序渐进
5、”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6、“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可接受性原则
7、“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
课内外相结合
3、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古希腊
苏格拉底
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教育任务:培养道德“美德即知识”
教育方法:产婆术(讥讽、助产、归纳、定义)
柏拉图
(1)《理想国》——教育目的:哲学家
(2)“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最求理性就是最求美德,教育的最高目的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古罗马
昆良体
著作:《论演说家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
地位: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专著,西方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专著
学习过程:“模仿——理论——练习”
教育目的:培养品德高尚的雄辩家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创立阶段的特点:已独立,专门研究
2、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创立派
培根
培根首提出
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科学归纳法:真理的获得源于科学的归纳
首次提出:“教育学”应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
纽斯来实现
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1)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2)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3)教育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康德
康德首讲授
最早把教育学作为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赫尔巴特
巴特去规范
现代教育学之父 传统教育代表人 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规范独立的学科
一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
二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三中心:教师中心 教材中心 课堂中心
四阶段:明了 联想 系统 方法
杜威
杜威真现代
实用主义哲学之父 进步教育代表人 现代教育代表人 《民主主义与教育》
1、新三中心:儿童中心 (学生中心) 经验中心 活动中心
2、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
3、学校即社会
4、从做中学
5、五步教学法
自然派
卢梭
卢梭的爱弥儿很自然
《爱弥儿》
(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理论基础:性善论
(3)教育目的:自然人
佩斯泰洛奇
裴斯心理重劳动
教育遵循 自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
西方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其他派
洛克
绅士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
《教育漫画》
(1)提出“白板说”
(2)提倡“绅士教育”
斯宾塞
斯宾塞准备学知识
教育预备生活说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制定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现代教育学流派
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拉伊
重视实验(定量)
文化教育学
狄尔泰
教育过程是历史文化过程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
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凯洛夫、杨贤江、马可连柯
凯洛夫《教育学》世界第一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
马可连柯《教育诗》流浪儿童;集体主义
批判教育学
鲍尔斯、布迪尔、布尔迪厄
批判教育的不公平
2、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蔡元培
1、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
北大改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教育独立思想
晏阳初
四大教育
三大方式
平民教育
梁漱溟
乡村教育——乡农学校
中国问题
黄炎培
职业教育
陈鹤琴
活教育(课程:五指活动;教学:三做)
陶行知
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小先生制
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3、当代教育发展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布鲁纳:《教学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掌握学习理论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姆有掌握 纳来结构 瓦根找范例 巴班最优化 高度赞发展 全面和谐好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