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呼吸系统思维导图
下图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肺通气、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呼吸运动的调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编辑于2021-11-14 22:50:02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鼻是呼吸道的起端。
肺
肺由其内部的各级支气管及无数肺泡组成
肺的位置和形态
左右两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及上方,肺表面为脏胸膜所被覆,光滑润泽,肺内含有大量的空气及弹性纤维 ,质软且轻,而富有弹性。肺略呈圆锥形,上部为肺尖,下部为肺底,位于膈上。左肺被肺裂为上叶和下叶两叶,右肺则被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三叶。
肺内导管部结构
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越分越细,最后连于肺泡,其分支呈树枝状称支气管树。
肺的血管
肺具有两套血管系统,一是组成小循环的肺动脉和肺静脉,是肺的功能血管,具有完成气体交换的作用。二是属于大循环的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是肺的营养血管。
胸膜及胸膜腔
胸膜是一薄层浆膜,可分为胸膜藏层和胸膜壁层两部分,脏层被覆于肺的表面,光滑湿润而有光泽,与肺实质结合紧密,并折人肺裂内,壁层按其所附着的部位不同分为相互移行转折的四部分。
胸膜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返折移行,在两肺周围分别形成两个互不相通,完全封闭的胸膜腔。
纵膈
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肺通气
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
肺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
原动力
呼吸肌的收缩舒张所引起的呼吸运动
呼吸肌的收缩舒张所引起的呼吸运动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肺容量:是指肺所容纳气体的量
潮气量: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400~500 ml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 再尽力吸入的气量。 正常成人:1500~1800 ml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出的气量。 正常成人:1000~1500ml
残气量(余气量) :用全力呼气后,肺内所留的气体量。 正常成人:1000~1500ml
深吸气量:1+2
功能残气量:3+4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用力肺活量(FVC):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 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用力呼气量FEV/时间肺活量TVC :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 力尽快呼气时,在1、2、3秒末所能呼出的气量占 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80%
肺总量:1+2+3+4
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率高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频率
生理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无气体交换功能的呼吸道。 正常成人:约150ml 肺泡无效腔:无气体交换功能的肺泡
呼吸运动
吸气运动、呼气运动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
呼吸运动过程
吸气: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肌收缩,胸腔和肺容积增大。
呼气: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肌舒张,胸腔和肺容积减小。
呼吸运动形式
平静呼吸:吸气运动——主动呼气运动——被动
用力呼吸: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腹式呼吸: 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人工呼吸:通过人工的方法(正压压入肺内),维持肺通气
胸式呼吸: 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成人:胸式和腹式混合式呼吸;
婴幼儿:腹式呼吸为主 妊娠后期:胸式呼吸为主。
肺内压
吸气、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吸气:肺内压<大气压
呼吸过程中肺内压、胸内压及呼吸气容积的变化过程
胸内压
胸膜腔:胸膜脏、壁两层在肺根处互相反折移行,在两肺周围分
别形成两个互不相通、完全封闭的腔。
胸膜腔特点
潜在腔隙
少量浆液
润滑作用
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两层胸膜贴附
胸膜腔内压及其测定
胸内压 < 大气压:胸内负压
平静呼吸:吸气>呼气(绝对值)
紧闭声门用力呼气:正压
胸膜腔负压的形成:生长速度:胸廓 >肺
胸内压的大小: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维持肺泡扩张状态,并随胸廓的运动而张缩,保证肺通气和肺换气。
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胸腔淋巴液和静脉血回流。
气胸:胸膜破损,空气将立即进入胸膜腔内,胸膜腔内压力 增高使肺脏压缩,形成气胸
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 :胸廓和肺弹性物体的阻力(70%)
概念:弹性组织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所产生的对抗变形的力。
组成: 胸廓的弹性阻力、肺的弹性阻力
肺的弹性阻力与顺应性
肺弹性组织回缩力(1/3)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泡内:液―气界面所产生的表面张力,球形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是向中心的,倾向于使肺泡缩小,产生弹性阻力
P=2T/r
肺泡表面的Ⅱ上皮细胞能够分泌表面活性物质-二棕榈酰卵磷脂
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意义:降低弹性阻力,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防止肺水肿
胸廓的弹性阻力
肺容量=67%肺总量:胸廓无变形
肺容量 > 67%肺总量:胸廓扩大,吸气阻力,呼气动力
肺容量 < 67%肺总量:胸廓缩小,吸气动力,呼气阻力
非弹性阻力 :呼吸过程中气管对气流的阻力以及惯性阻力等。(30%)
在气体流动时产生的,并随流速加快而增加,故为动 态阻力。 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粘滞阻力。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气体的扩散方式:单纯扩散动力:气体的分压差
气体扩散速率及影响因素与气体的分压差成正比与温度成正比与散面积成正比与扩散距离成反比与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关系:d=S/ √MW CO2的扩散速率大于O2
肺换气
肺换气的过程肺泡气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与呼吸膜的通透性成正比,与呼吸膜的扩散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的厚度成反比(2)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VA)/每分肺血流量(Q)=0.84VA/Q>0.84,肺血管栓塞,通气过度,血流不足,肺泡无效腔增大VA/Q<0.84,支气管痉挛,通气不足,血流过多,功能性A-V短路
组织换气
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组织换气量与细胞代谢水平与流经组织血流量有关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的运输
物理溶解:1.5% 溶解的量与氧分压成正比化学结合:98.5% 与Hb的血红素中的亚铁离子结合
Hb与氧气结合的特征
反应快,不需要酶催化是氧合非氧化,亚铁离子无电荷转移是可逆结合,氧分压决定反应方向
氧解离曲线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二氧化碳的运输
物理溶解:5%化学结合:(1)碳酸氢盐形式:88%(可逆、需要酶、红细胞中进行、Cl¯有利于CO₂的运输)
CO₂的运输=(7%)氨基甲酸血红蛋白+(88%)HCO₃¯+(5%)溶解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1.延髓:产生节律呼吸的基本中枢延髓包括吸气中枢和呼气中枢2.脑桥:呼吸调整中枢,抑制吸气,使吸气向呼气转换。3.高位脑:随意呼吸调节系统、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
呼吸运动的调节
化学感受性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动脉血液中[H+]对呼吸的调节
动脉血中PO₂对呼吸的调节
缺氧完全是依靠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肺牵张反射:肺扩张或缩小所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性呼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