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金融资产思维导图
中财第四章金融资产思维框架,内容有金融工具、减值损失、其他债权投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金融资产
金融工具
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取得相关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 (2)相关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近期实际存在短期获利模式 (3)相关金融资产属于衍生工具。但符合财务担保合同定义的衍生工具以及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除外。 例:债券,股票等
初始计量
未收到现金股利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不包括现金股利)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福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后续计量
宣布发放 借:应收股利(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期间获得的收益,原价不包括红利) 实际收到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利息)
资产负债表日
升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处置: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已确认为应收项目但未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入账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股票现值与初值的差价) 投资收益(差额)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初始计量:初始入账金额为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之和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以低于面值的价格买入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贷: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
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已摊余成本计量的债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的本金+(-)累计摊销的折价-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初始计量金额=面值×P/F(r,n)+年利息×P/A(r,n) 现利率 实际利率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现金流入
借:应收利息 借(贷):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价)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借:银行存款等 贷:债权投资—成本
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投资收益=实际成本×实际利率 利息调整:溢价(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借方,折价贷方
年份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息 现金流入 期末摊余成本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其他债权投资
初始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溢价购入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票面价值) —利息调整(差额) 贷:银行存款(实付金额)
持有期间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当期利息收入,确认为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借:其他综合收益(账面价值于摊余成本之差,摊余成本>账面价值)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持有期间及后期处置
股票价格变动
升值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贬值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持有股份
直接发放给投资单位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公开宣布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发放股利×股份) 贷:投资收益
出售
借:银行存款(出售价格×股票数量)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率为10%,差额的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剩余的差额)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股票未售出之前为亏损状态) 贷:其他权益工具工具投资—成本 其他综合收益
减值损失
分类
(2)(3)进行减值会计准备并确认损失准备,(1)(3)不计提减值准备
合同资产
部分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租赁应收款
会计处理
预期信用损失>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租赁应收款减值准备 预计负债(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 其他综合收益
预期信用损失<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差额确认为减值利得
实际发生信用损失,相关金融资产无法收回,核销金额
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信用减值损失(核销金额>已计提的损失准备) 贷:债权投资 合同资产 应收租赁款
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