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近代史第一章部分不平等条约
考研政治近代史第一章:部分不平等条约,包含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美《望厦条约》;中俄《瑷珲条约》;英法美俄《天津条约》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近代史第一章:部分不平等条约
1842.8
中英《南京条约》
1. 割让香港岛
2. 赔偿2100万银元
3.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 协定关税,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5. 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
1843.7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1. 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2. 通商口岸准许停泊一般英国“官船”
3. 议定海关税率相当于值百抽五,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
1843.10
中英《虎门条约》
1. 片面最惠国待遇
2. 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
3. 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4. 议定海关税率相当于值百抽五,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
1844.7
中美《望厦条约》
1. 协定关税
2. 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
3. 侵犯中国的领海权
4. 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的条款
5. 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4.10
中法《黄埔条约》
1. 法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贸易,设立领事,停泊兵船等
2. 中国将来如改变海关税则,应与法国“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
3. 法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4. 片面最惠国待遇
5. 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1858.5
中俄《瑷珲条约》
1.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割给俄罗斯
2. 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3. 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准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1858.6
英法美俄《天津条约》
俄
1. 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南、琼州等7处口岸通商、停泊兵船
2. 俄国在原定中国陆路通商地点扩大贸易,对俄国商人我目及所带货物、本银多寡,不加限制
3. 俄国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俄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
4. 俄国东正教士人内地自由传教
5. 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
6. 俄国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美
1. 清政府倘准许其它国家公使驻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
2. 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
3. 耶稣教教主自由传教
4. 确定领事裁判权
5. 扩大片面最惠国待遇
英
1. 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九处通商口岸
2. 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
3. 英国人得往内地游历、通商
4. 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
5. 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
6. 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
7. 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法
1. 法国公使驻北京,在通商各口设领事馆
2. 增开琼州、潮州(后改汕头)、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后改烟台)、南京为通商口岸
3. 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4. 法国人可在内地游历,可在通商口岸任意租地盖房
5. 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
6. 法国兵船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7. 确定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8. 赔款银200万两
1860.10
英法俄《北京条约》
1. 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2. 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
3. 增开天津为商埠
4. 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 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6. 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
1. 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为800万两
2. 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3. 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
4. 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
1. 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
2. 割让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
3. 规定中俄西段疆界
4. 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
5. 俄罗斯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1864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76
中英《烟台条约》
1879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
1881
中俄《伊犁条约》
1885
《中法新约》
1887
中葡《北京条约》
1890
中英《藏印条约》
1894
中美《华工条约》
1895.4
中日《马关条约》
1. 赔偿2亿两白银
2. 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3. 向日本开放北京、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湘潭和梧州七处通商口岸
4.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中日《辽南条约》
1896
《中俄密约》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1901.9
《辛丑条约》
1. 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
2.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 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5. 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
6. 惩办“首祸诸臣”
7. 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8. 清政府对德、日道歉
1905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