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视器知识导图
以下是一篇关于视器的知识导图,包含眼球位置、眼球外形与功能、眼球结构、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筋膜等。
神经系统总论知识导图,介绍了周围神经、中枢神经、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系统分类、常用术语等,收藏下图了解吧!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淋巴系统的内容,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淋巴组织、扁桃体、淋巴结、胸腺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视器
眼球
位置
位于眼眶的前部,前部有眼睑保护,后部借视神经连于间脑的视交叉
外形
两眼眶各呈四棱锥形
眼轴
眼前前面正中点称前极,后面正中点称后极,前、后极的连线称眼轴
视轴
经瞳孔中央至视网膜黄斑中央凹的连线称视轴
眼轴与视轴呈锐角交叉
功能
接受光波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视觉传统路传至大脑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结构
眼球壁
眼球纤维膜(眼球外膜)
概述
由致密纤维组织构成,支持和保护眼球内容物
由前至后
角膜
占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具有屈光作用,曲度较大,外凸内凹
激光切削术切削中央角膜可矫正近视
无血管和淋巴管,是相对的“免疫赦免区”,角膜移植成功率最高
富有感觉神经末梢,感觉敏锐
营养来源:角膜周围毛细血管、泪液和房水
角膜炎或溃疡可导致角膜混浊,失去透明性,影响视觉
巩膜
占纤维膜的后5/6,乳白色不透明,有维持眼球形态和保护眼球内容物的作用
靠近角膜缘处的巩膜实质内,有环形的巩膜静脉窦,是房水流出的通道
巩膜前部漏于眼裂的部分,正常呈乳白色(眼白)
眼球血管膜(眼球中膜)
富有血管和色素细胞,呈棕黑色,营养眼球内组织、遮光
虹膜
位于血管膜最前部,呈冠状位的圆盘形薄膜,中央有圆形的瞳孔
基质内平滑肌
瞳孔括约肌
环绕瞳孔周缘呈环状排列
可缩小瞳孔,由动眼神经内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瞳孔开大肌
瞳孔周围呈放射状排列
可开大瞳孔,由起自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支配
弱光下或看近物时瞳孔开大,强光下或看远物时瞳孔缩小
眼房
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腔隙
虹膜将眼房分为前、后房,借瞳孔相通
虹膜角膜角(前房角)
在前房周边,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区域
小梁网
位于虹膜角膜角的前外侧壁,连于巩膜与虹膜之间,具有滤帘作用,是房水由前房流入巩膜静脉窦的必经通道
颜色
取决于色素的多少,有种族差异
睫状体
血管膜中部最肥厚的部分,位于巩膜与角膜移行部的内面
其后部较为平坦,为睫状环;其前部有向内突出并呈辐射状排列的突起,称为睫状突
睫状突发出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睫状体内含平滑肌,称睫状肌
睫状肌收缩时牵动睫状小带,可调节晶状体的屈度
在眼球水平断面和矢状断面上呈三角形
前部可产生房水
脉络膜
占血管膜的后2/3,富含血管和色素
可营养眼内组织和吸收分散光线
眼球视网膜(眼球内膜)
虹膜部
睫状体部
盲部:薄而无感光作用
脉络膜部 (最大、最厚)
视部
两特殊部
眼球后极神经处有一圆形区域,为视神经盘,中央微凹,称视盘陷凹,有视神经及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光细胞,称作生理性盲点
视神经盘颞侧下方处,有一由密集的视锥细胞构成的淡黄色小区,称黄斑,其中央陷凹,称中央凹,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之处,也是视网膜最薄之处
两层
色素部(外层)
神经部(内层)
外层
视锥细胞
视网膜中央部,感受强光和颜色的刺激
在白天或明亮场所起主要作用
视杆细胞
视网膜周围部,只能感受弱光
在夜间或暗处视物时起主要作用
内层:双极细胞
将来自感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传导至内层的节细胞
内容物
透明、无血管、具有屈光作用
房水
无色透明液体,充满眼房
房水循环:睫状体(产生)→眼后房→瞳孔→眼前房→虹膜角膜角间隙→巩膜静脉窦→颈前静脉→眼静脉
房水通过瞳孔受阻,则滞于眼后房内,导致眼内压增高,临床上称继发性青光眼
晶状体
位于虹膜后方、玻璃体前方
外面包被被膜,称晶状体囊
呈双凸透镜状,前面屈度较小,后面屈度较大,富有弹性,不含血管和神经
周围部较软,称晶状体皮质;中央部较硬,称晶状体核
调节屈度
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牵睫状突向内伸,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大
视远物时,睫状肌舒张使睫状突向外伸,睫状小带的张力增大,晶状体曲度变小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调节曲度能力减弱,出现老视
玻璃体
无色透明胶状物质,表面覆盖玻璃体膜,对视网膜起支撑作用,使视网膜与色素上皮紧贴
眼副器
眼睑
位于眼球的前方,是保护眼球的屏障。分上、下睑,内、外眦
肌
眼轮匝肌睑部
收缩闭合睑裂
上睑提肌
可提上睑
睑板
一半月形致密结缔组织板,上、下各一
睑内侧韧带后有泪囊,是施行泪囊手术时寻找泪囊的标志
结膜
睑结膜
球结膜
结膜穹隆
上、下睑闭合时,结膜形成囊状腔隙称结膜囊
泪器
泪腺
分泌泪液
泪道
泪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开口于下鼻道
眼球外肌
上、下、内、外直肌
上、下斜肌
眶筋膜
眶脂体
填充于眼球、眼球外肌、神经、血管与眶骨膜之间的脂肪组织
屈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