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病人的护理,包括颅内压的调节、病因、一般护理、病情观察、预防颅内压增高、用药护理、脑室引流的护理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的调节
脑脊液量的增减
脑血容量容积代偿
颅内容积代偿
概念:当颅腔内容物持续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使颅内压持续高于200㎜H2O时,称为颅内压增高。
病因
颅腔内容物的体积或量增大
最常见→脑水肿
脑脊液增多
脑积水
脑血流量增加
高碳酸血症
颅内空间或炉腔体积缩小
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肿瘤,颅内血肿
先天性畸形
病理生理
脑血流量减少
颅内压急剧↑→脑灌注压< 40mmHg,脑血管的自动调节能力丧失-→脑血流量急剧下降→脑缺血
颅内压=平均动脉压时→脑血流量≈0→脑死亡
脑水肿
颅内压增 高一影响脑的代谢和脑血流量→脑水肿-脑的体积↑-→加重颅内压
脑疝和脑室引流
当颅内压增高到一 -定程度时,尤其是局部占位性病变使颅内各分腔之间的压力不平衡,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成为脑疝
库欣反应/全身血管加压反应
动脉压升高并伴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和呼吸深慢的三联反应
颅内压增高→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严重缺氧
临床表现
头痛(最常见最早)
早晨或晚间较重,可放射,胀痛和撕裂痛多见,用力咳嗽,弯腰,低头活动时加重
呕吐
呈喷射性,呕吐后头痛可有缓解
视神经乳头水肿
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迂曲,严重时可见火焰状出血
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进行性意识障碍,嗜睡,淡漠发展为昏迷
血压升高,脉搏徐缓,呼吸不规则,体温升高
其他症状和体征
一侧或双侧神经麻痹和复视,婴幼儿头颅增大,头颅叩诊呈破罐音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腰椎穿刺
颅内压明显增高时,腰椎穿刺有导致枕骨大孔疝的危险,应避免进行
颅内压监测
眼科检查
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一般处理
限制液体入量
避免颅内压增高的诱因: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
给予氧气吸入,有助于降低颅内压
脱水治疗
高渗脱水剂(20%甘露醇) →脑组织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血液循环→肾脏排出→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高渗脱水剂(20%甘露醇) + 利尿性脱水剂(呋塞米) - +效果更好
激素治疗
亚低温冬眠疗法
脑脊液体外引流术
辅助过度换气
对症治疗
头痛着可给予镇痛剂,但禁用吗啡和哌替啶等药物,以防止呼吸中枢抑制
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休息
抬高床头15-30°昏迷病人-侧卧位
给氧
过度换气持续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饮食与补液
成人每日输液1500-2000ml,等渗液≤500ml,每8尿量z600mI,限制钠盐摄入,频繁呕吐要暂时禁食
避免意外损伤
维持正常体温和防治感染
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生命体征
急性颅内压早期:二慢一高-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
瞳孔
直径正常: 2.5-4cm
病侧瞳孔先小后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病人平卧或头抬高10°~15°
预防颅内压增高
卧床休息
稳定情绪
保持呼吸道通畅
应预防呕吐物吸入气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
可用轻泻剂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避免高压大量灌肠
处理躁动和控制癫痫发作
避免强制约束导致病人剧烈挣扎而加重病情
癫痫发作可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应遵医嘱暗按时给予抗癫痫药物
用药护理
脱水剂
如20%甘露醇250ml,在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完
脱水治疗期间应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并注意纠正利尿药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每日1~2次
巴比妥类
亚低温冬眠疗法的护理
环境和物品准备
单人病房,光线易暗,室温18-20°C
实施降温
先药物降温(静脉滴注) , 病人御寒反应消失进入昏睡状态时加用物理降温措施(冰帽或在体表大动脉处放置冰袋)
2-3日先停物理降温,再停药物降温
脉搏> 100次/分, 收缩压< 100mmHg,呼吸慢而不规则,及时通知医师停药
饮食护理
每日液体入量< 1500ml
并发症的护理
防止压疮和冻伤发生
脑室引流的护理
引流管安置
使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 10-15cm,搬动病人时要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
控制引流速度和量
术后早期要抬高引流袋,缓慢引流,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
观察记录引流液情况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为血性逐渐转清,若脑脊液内有大量血液或颜色逐渐加深,提示有颅内出血,若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颅内感染,要及时引流脑脊液送至检查
严格无菌,控制感染
保持引流通畅
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上下波动表面引流管通畅
若引流袋无脑脊液流出
颅内压低于120-1 50mmHg,可降低引流袋高度
引流管在脑室盘曲成角,将过长的引流管缓慢向外抽至有脑脊液流出
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
引流管被小的凝血块或破碎的脑组织阻塞,可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及时拔管
引流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拔管前要先夹闭24小时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