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2021版毛概第九章内容整理与分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战略导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意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科学内涵
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坚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内在统一。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奋力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弛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新征程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意义:这意味着我们党原来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提前15年在2035年实现
意义:这一战略安排,即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民族复兴的重大决议,也是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对动员全党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两步走”战略的目标要求
从“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始,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2020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远景(九大远景)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目标要求(五大目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
战略导向
立足新发展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认识新发展阶段
从理论依据看,马克思主义是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性相统一的统一论者,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必然经历若干历史阶段,从过渡时期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从历史依据来看,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从现实依据来看,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
贯彻新发展理念
内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在联动问题,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推进改革发展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全民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要求
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
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
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背景
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棋手
从发展进程看,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
从世界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
从国际形势来看,近几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加强调自主创新,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新体制机制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释放内需潜力,必须充分发挥我们市场资源优势,以巨大国内市场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