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下图汇总了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建构主义发展观、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与教学、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中小学生认知发展
皮亚杰
建构主义发展观
心理发展实质
“发生认识论”
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适应是认知(智力)的本质
适应分类
同化
顺应
发展的结构
图式
核心
每个人认知发展存在的本质是图式
量变
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认知结构中
通过同化,主体才能对新刺激做出反应,动作也得以加强和丰富
质变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平衡
动力
平衡是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促进个体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练习性游戏(感觉运动游戏)
感觉与动作的分化
儿童的智慧停留在动作水平
“客体永久性”
小白象实验
9-12月
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
延迟模仿的产生
18个月左右
前运算阶段(2-7岁)
早期的信号功能
语言符号
例:说“牛”“羊”
表象符号
例:画“牛”“羊”,但可能不像
自我中心性(中心化)
“三山实验”
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分析问题
只考虑自己的观点,不接受别人的观点
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注意不是自私
自我中心标志:重复、独白、集体独白
不可逆运算
思维活动表现的,关系单一,不能进行可逆运算
例:——小红姐姐吗?有 ——姐姐有妹妹吗?没有
不能够推断事实
只能从表面认识事物
例:家里红车盖黑布
泛灵论
认为任何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例:洋娃娃摔地上会疼
不合理逻辑的推理
既不是演绎推理也不是归纳推理
例:她渴了,也饿了
不能理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只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忽略其他方面
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去自我中心性(去中心化)
能注意一个情境的多个方面
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可逆性
最重要
例:8+6=14,14-8=6
守恒
即儿童认识到课题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特有的属性不变
最突出
面积、体积、容积不变化
分类
简单分类
序列化
能够顺序排列大小
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
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
命题之间的关系
能够推论两个或多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假设-演绎推理
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推理,还可以运用假设-演绎解决问题
“钟摆实验”有这个阶段才能完成
类比推理
例:狗-皮毛相对于鸟-羽毛
抽象逻辑思维
理解符号意义、隐喻、比喻
可逆与补偿
例:天平
反思能力
可进行组合推理
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教育,而应多鼓励和指导
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学
提供活动
创设最佳的难度
关注儿童的思维过程
认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
让儿童多参与社会活动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练习与经验
社会性经验